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án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奕于阎乡,因以为氏(7,12,17,60,77)。又云,周康王少子封于阎城,子孙氏焉(21)。②春秋时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邑(故城在今山西安邑西部),晋灭之,子孙散处河洛,以邑为氏(7,17,21,60,77)。③河南河阴阎氏,源出代人(242)。④清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(23)。又,满洲八旗姓布雅穆齐氏后改为阎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达斡尔族亚尔兹氏,汉姓为阎(189)。⑥蒙古(344)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①北周时赐河州刺史阎庆为大野氏,隋初复为阎氏(7,12,27,62)。②今阎氏多俗写作闫。【望】 天水、河南、乐安(12),太原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河南、山东、河北等省多此姓,3省阎姓约占全国汉族阎姓人口57%。【人】 阎敖,春秋时楚大夫(6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固安,山东之昌乐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崇仁、峡江,云南之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、东乡、达斡尔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,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奕於阎乡,因以为氏。” 此以封地为氏,系出姬姓。阎乡在今陕西朝邑镇境内。②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 云: “唐叔虞之后。晋成公子懿,食采於阎邑。”此以邑为氏,亦系出姬姓。晋阎邑在今山西之夏县。③又,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 载: “康王少子生而手文曰 ‘阎’; 康王封於阎城。”或按: 左氏谓“季友生而有文在其手曰 ‘友’,因以名之。” 每疑其诞也,后人由此复广其道焉,且武氏者以谥为氏;南氏者,以字为氏; 鲜于者,武王封箕子於朝鲜,支子仲食采於于,故有鲜于氏; 阎氏者,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奕於阎乡,故有阎氏,安得无稽之言流於后世。大抵氏族之家言多诞,博雅君子不可不审。望出天水、河南。④达斡尔族之阎姓,由亚尔兹氏所改。盖取其一、二两音节速读者谐以音近似之汉字“” 而为单姓。出自敖拉哈拉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。达斡尔族》。⑤为满族布雅穆齐氏所改。

春秋楚有阎敖,大夫; 东汉有阎显; 唐代有阎立本,万年人; 清代有阎其相,长沙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P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Kuà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新会县公安局提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Xì【音】 又音计(Jì)(17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或即系姓(60,62)。【布】 明时河南谷城县(15,21,24,60)、今台湾基隆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】 係

  • 三鱙

    读音:Sānmiáo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《周书·史记篇》: ‘三氏, 或云即三苗。’《路史·国名纪》 ‘三苗’ 作 ‘三’。”《中国姓

  • 富斯庫

    读音:Fùsīkù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墨络古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富思库〕(180,260)。满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墨络古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德篤勒

    读音:Dédǔlè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 收载。或作德都尔、德杜尔、德敦,后改单姓“德”、“杜”。

  • 石作

    读音:shí zuò【源】 当是攻石之工,以业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石作蜀,春秋时成纪人,孔子弟子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当是攻石之工,以业

  • 读音:Bēn【音】 贲氏有肥(Féi)、坟(Fén)、秘(Bì)、奔(Bēn)等4音(10,16,17,19,21)。音不同,姓或不同,宜分三姓。音奔之贲姓,原音肥,是隋、唐以来音变而有此氏(7)。参

  • 越质诘

    读音:yuè zhí jí鲜卑姓。(见《西秦录》)《后秦录》有北梁州刺史平襄公越质诘归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

  • 读音:Òu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春秋越王无疆之后有沤氏(8,17,60)。【布】台湾台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沤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