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ī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、宋之间有隙地六邑,其一曰锡(故城在今河南东部),宋元公之孙食采于此,必其后以邑为氏(7,17,60)。②汉时西域姓(60,62)。③古贤人锡寿之后(6,7,9,12)。④清时满族人姓(260)。⑤蒙古族姓。【望】乐安(12,17,21,60,418),绛郡(62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湖南宁远(31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安县(322)、浙江江山(325)、云南镇雄(331)、台湾台北、新竹、嘉义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锡光,汉末交趾太守,汉中人(6,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,新疆之塔城,山东之昌乐、龙口,辽宁之建平,山西之临汾、忻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锡寿之后也。”望出乐安。未道其详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春秋郑、宋之间有隙地六邑,其一曰 ‘锡’。宋人城之,以处元公之孙。其后以地为氏。” 此当以邑为氏,系出子姓。③又,或出自西域。《姓氏考略》 称: “汉世西域有锡姓。锡光是也。”

东汉末有锡光,交趾太守; 后梁有锡休,益州剌史; 宋代有锡三锡,崇宁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gāo【源】 ①与皋通。相传为舜臣咎繇(一作皋繇)之后,见《正字通》、《广韵》(15,21,60,181)。 ②春秋时国名,狄赤别种(80)。或以国为氏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词典》、《姓氏词

  • 鐸遏

    读音:Duóè【源】 春秋时宋襄公下大夫铎遏章之后(21,63)。或晋大夫铎遏寇之后(7,60)。【望】 绛郡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宋襄公下大夫铎遏章 (之后

  • 填潰

    读音:Tiánku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市南

    读音:shì nán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熊宜僚,居市南,后裔以所居为氏(6,7,17,60)。熊宜僚为楚之勇士,善弄丸,曾助楚败宋师(62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
  • 伊西

    读音:Yīxī【综】 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3,261)。

  • 蔡王

    读音:Càiwáng【综】源出不详,或系蔡、王两单姓所合成。今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管宋昂

    读音:Guǎnsòng’áng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龙坎寨(160)。

  • 納哈塔

    读音:Nàhǎt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郭啰罗沟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纳合氏(23)。【变】 清驻防索伦镶白旗(260)、满洲镶黄旗(259)中均有纳喀塔氏,〔纳喀塔〕似即

  • 读音:Yǐ【音】 亦音以(Yǐ)(17)。【源】 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,故以为氏,见《集韵》(17,62)。【变】 苡即姒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

  • 读音:zǐ【源】 ①周时有梓人之官,后以官为氏(7,11,60)。梓人,攻木之工。见《考工记》(444)。②春秋时郑大夫梓慎之后,以名为氏(9,17,60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山东沂水(3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