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èng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厉王之少子宣王之母弟桓公友之后。桓公初受封于郑,在周之畿内(故城在今陕西华县西北),后徒溱洧之间,今河南新郑是也,战国时为韩所灭,子孙播于陈、宋,以国为氏(6,7,12,17,60)。②金时女真人石抹氏汉姓为郑(71)。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舒穆禄氏、郑佳氏等后均有改姓郑者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③清高丽人姓,世居得州(23)。今朝鲜姓。④裕固族增斯恩氏之汉姓为郑(198)。⑤台湾土著(65)、京(104)、壮(109)、瑶(118,119,225)、彝(130)、白(139)、蒙古(318,344)、回(318)、黎、东乡、羌、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荥阳(17,60,418)。【它】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用日本姓谷川的台湾土著人,在台湾光复后,奉令废日本姓,重新选汉姓为郑(65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78%,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。尤以浙江、福建等省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郑姓人口22%。【人】郑弘,汉时南阳太守(62)。郑成功,明时南安人,明末清初收复台湾(6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之尚义、山东之平邑、江西之金溪、广东之新会、广西之田林、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鲜、瑶、京、黎、纳西、哈尼、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周厉王之少子宣王之母弟桓公友之后也,桓公初封於郑,在周之畿内,今华州郑县是也,以国为氏。”此当系出姬姓。②又,汉代西南少数民族亦有郑姓,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 云: “巴郡、南郡蛮本有五姓: 巴氏、樊氏、瞫氏、相氏、郑氏,皆出於武落钟离山。其山有赤、黑二穴。巴氏之子生於赤穴,四姓皆生於黑穴。” ③或为鱼姓所改。《姓氏词典》 注云: “唐代鱼注冒姓郑,郑注曾任凤翔节度使。”④鲜族之郑姓,历史亦颇悠久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朝鲜族》 载: 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,“改六部之名,乃赐姓。……珍支部为本彼部,姓郑。” 又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亦载,高丽族之郑姓,世居得州地方。⑤或为满族姓氏所改,满族之郑佳氏后改单姓郑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⑥今裕固族之郑姓,由增斯恩氏所改。增斯恩,或称增柯斯,本户族名,后或取其首音,谐以音近似之汉姓 “” 而为单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。

汉代有郑众、郑玄;宋代有郑樵; 明代有郑和,现代有郑律成,鲜族音乐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í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新余市渝水公安分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庫雅拉呢瑪奇

    读音:Kùyǎlānímǎqí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库雅拉呢玛奇多隆武,清满洲镶白旗人,嘉庆中四川提督,后官至黑龙江副都统(61)。

  • 读音:Miáo【音】亦音Miáo(76)。 【源】巴陵郡四姓:麋、熊、相、猫(猫),见《太平寰宇记(补阙)》(60,62,86)。又,湖广江鄂岳三州人尚有猫姓,见《通雅》(60)。 【变】亦作〔猫〕(

  • 赫連

    读音:Hèlián【源】①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,刘渊之族,姓铁弗。铁弗勃勃称王于朔方。国号夏,改姓为赫连氏。赫连勃勃改姓诏书:“朕之皇祖,自北迁幽朔,姓改姒氏,音殊中国,故从母氏为刘。子而从母之姓,非礼

  • 綏分覺羅

    读音:Suīfēnjué luó【综】清正白旗满洲马甲索宜孙之妻为绥分觉罗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huǎn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㬊氏(8,11,17,60)。【望】 荆州、邱陵(12,17,21),江陵(418)。【布】 唐时荆州多此姓(7,60)。【人】 &#x

  • 左佳

    读音:Zuǒjiā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骁骑校苏灵阿之妻为左佳氏(260)。

  • 丁額力

    读音:Dīng’élì【综】 清正白族满洲闲散福太之妻为丁额力氏(260)。

  • 莫爾德扎

    读音:Mò’ěrdézhā【综】清正黄旗满洲前锋伊立布之妻为莫尔德扎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Mò墨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源自炎帝后裔墨如之后。二是改姓。由商代孤竹君后代墨胎氏改姓而来。三是春秋宋成公有子墨台,其后人以先祖字为姓。墨姓如今在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甘肃、安徽等地有少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