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Hòu

郈姓,现在一般改为“”姓,源自地名。西周时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巩的封邑名郈,后代遂以邑名为氏,称郈姓。后来改写成“”,成为“”姓的一个重要来源。

郈姓发源于今山东一带。今甘肃、安徽、湖南均有郈姓人家居住。

郈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末鲁国贵族郈昭伯。历史上流传着他和另一位鲁国贵族斗鸡的故事,后在政治斗争中被杀。

后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位。


【源】 郈,春秋时鲁叔孙氏之邑(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南40里)(7)。鲁孝公八世孙成叔为郈大夫,因以邑为氏(4,12,60)。一说,为鲁孝公之子巩之食邑,是为郈惠伯,因氏(17)。【望】 东海(17,60,418)。【变】 郈与后,厚相通(60,62)。【人】 郈敬子,春秋时鲁大夫(4,17)。郈常,汉时少府卿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、山西之寿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注云: “亦作 ‘后’。鲁孝公八世孙成叔为郈大夫,因以为氏。”此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郈邑在今山东东平东南。望出东海。

春秋时鲁有郈昭伯; 汉代有郈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布兀剌

    读音:Bùwùlá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
  • 读音:Huàn宦姓来源当是意于仕宦,不以阉宦为姓。宦姓有关资料极少,为罕见姓氏。在江苏、贵州偶有所见,以浙江金华的东阳郡为郡望。宦姓历史人物有明朝人宦绩,字宗熙,永乐进士,擅写文章,又负气节,

  • 古諾恩

    读音:Gǔnuò’ēn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布萨哩之妻为古诺恩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L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、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Dòu较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“明閗凤, 平阳府经历。” (按: “��” 为“閗”之俗体,疑乃“閗” 氏之分族。)閗,一音dǒu,亦为姓。

  • 读音:yì小邾子后有绎氏;楚公族有绎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莽努

    读音:Mǎngnǔ【综】清蒙古正黄旗中有莽努氏。莽努伊勒都齐,清顺治中入关,败李自成等功,累官正黄旗满洲副都统,兼刑部侍郎,封二等男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

  • 读音:Xiǎn【源】 太岳之裔,春秋时许灵公之后有许氏、䢾氏(19,21)。䢾,古时小国,见《集韵》(80)。当以国为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玉篇》 注云: “以国

  • 栢德

    读音:Bǎidé【综】元时人姓。疑系伯德氏之异译。元至元十四年南台御史栢德思孝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232,39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