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Zōu

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姒姓,越王勾践之后。二是源自曹姓,以国名为姓。周代有邹国,又称邾娄,后为楚所灭,后世子孙有以邹为姓氏者。

邹姓主要发祥于今山东邹城。西汉以后,邹姓一支迁居河南邹坊。魏晋南北朝,邹姓南迁于江浙一带,后又散居于闽粤一带。唐代,邹姓入闽。南宋时,邹姓迁居广东,以后又广泛分布于今江西、江苏、福建、浙江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明初洪武年间,邹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明清之际,邹姓赴台,及至海外。如今邹姓在四川、江西、山东、湖北、浙江、福建等省为多。

邹姓历史人物有邹忌,战国齐相。齐威王时,他以鼓琴节奏说明治国之道,得赏识,被任为相。邹阳,西汉文学家,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,阳与严忌、枚乘等俱仕吴,以文辞知名。邹伯奇,清科学家,精通光学、天文、历算,著有《格术补》《赤道星图黄道星图》等。邹容,近代民主革命者。赴日留学,积极参加革命活动。回国后参加爱国学社,著《革命军》,宣传革命是“天演之公例”、“世界之公理”,号召推翻清朝统治,建立“中华共和国”。

邹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十五位。


【综】 台湾台北多此姓(64,68,261)。按,邹为邹之俗写,故邹氏源于邹姓,今台湾有人分邹与邹为两个姓。


邹本邾娄国,改为邹,后以为氏,帝颛顼之后所封。(见《说文》)

宋愍公之后,正考公食采于邹,生叔梁纥,遂为邹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▲<汉>邹长倩,公孙弘之故人。<金>邹谷,诸城人,大理寺丞。<明>邹迪光,无锡人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矢黎婆羅

    读音:Shǐlípóluó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与 ‘失利波罗’ 同。”详见 “失利波罗” 条。

  • 豁里剌兒

    读音:Huólǐlàér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 《蒙古秘史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即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所收之元色目人姓“火里剌”之别译,误以为蒙古族姓。姑兼收

  • 读音:Guī【源】①古帝舜生于沩汭,亦作妫汭,因氏(6,7,11,12)。一说,舜为庶人,尧妻之二女,居于妫汭,后因氏(21,60)。②周武王时有虞遏父者,为陶正,武王封其子满为陈侯,复姓妫,以奉虞帝

  • 考卜也撒

    读音:Kǎobǔyěsǎ现行基诺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。后或改单姓“曹”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基诺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顓渠

    读音:Zhuānqú【源】汉时匈奴有颛渠氏,见《汉书·匈奴传》(15,60)。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汉书·匈奴传》注云:“匈奴有此姓。”

  • 读音:Shá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北乐亭有此姓(33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(按: 芍,芍药,

  • 读音:Chéng【源】 丞为官称,因官而氏(63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汉书》收载,亦见于王述民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。未详其源。“汉有丞德”。

  • 读音:Guī【源】①舜臣后稷封归(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),后以国为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,62)。②周时胡子国(故城在今安徽阜阳西北2里),归姓,为楚所灭,后以为氏(6,12,17,60)。【望】京兆(

  • 會庌

    读音:Huìyǎ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族之后(8,17,62)。卫灵公之子虺,生灶,字子雅,为会庌氏(7,12,60)。必子雅父子食采于会庌,以邑为氏(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
  • 读音:Yū【源】 穆王伐纡,见《竹书纪年》。纡国在江东,见《国名纪》。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 【望】 始平(17,418)。 【人】 纡邈,汉时始平人,肥乡侯(9,12,17)。罕见姓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