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èi

【源】 ①贝,春秋时晋大夫采邑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贝氏出清河贝丘,见《姓苑》(11,60)。贝,古州名,春秋时属晋,周置贝州,以贝丘为名。故城在今河北清河。②春秋时蔡邑,以邑为氏,见《姓苑》(17)。【变】 或作郥(17,62)。【望】 清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贝瑷,汉时魏郡元城人,宦官,与单超等谋诛梁翼,封侯(26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上海之松江,北京,辽宁之清原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,陕西之韩城,广东之高要,广西之灌阳,贵州之川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鲜族、蒙古族、傈僳族等有此姓。

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其源不一: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“《姓苑》 ‘贝出清河贝丘。’ 盖以地为氏,今吴越多此姓。”“贝丘”,《史记》 作 “沛丘”, 亦作浿丘, 春秋齐地, 在今山东博兴县南贝丘乡。② 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姓源韵谱》 注云: “系古贤者贝独坐之后。”③又据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注云: “源于姬姓。 周代召康公的旁支子孙, 食采于巨野之浿水, 后叫郥国 (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有郥城), 子孙去邑为贝氏。”

汉末有贝羽,华容长; 晋代有贝灵该,术士; 唐代有贝韬; 宋代有贝宝; 明代有贝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Qu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,62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铨徵,东汉时捕羌校尉(15,21,62)。然据张澍考证,《汉书》有护羌校尉伶徵,一作伶彻。何氏《姓苑》误

  • 禺彊

    读音:Yúqi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禺彊氏后有彊氏。” 禺彊,黄帝玄孙。其后有禺彊氏,或为禺氏、彊氏、强氏,此以名为氏。

  • 赫濟哩

    读音:Hèjìl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辉发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一作〔赫济理〕(260)。②清镶红旗满洲护军校张善之妻为赫济里氏,正黄旗满洲前锋毕尔泰之妻为和济里氏(260),〔

  • 公群

    读音:Gōngqú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多羅惕

    读音:Duōluótì【综】 蒙古族姓,明时有多罗土蛮,属蒙古右翼三万户,此姓当出此,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读音:sā【源】 ①金时女真人姓(60,62)。②西夏时吐蕃人姓。折平族首领顺州刺史撒逋渴(60)。一说〔撒逋〕为复姓(31,101)。③西南夷人姓(60,62)。④回族姓(380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

  • 什克豅

    读音:Shíkèténg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必里克图之妻为什克腾氏(260)。

  • 圖魯卜岱

    读音:Túlǔbǔ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脱里别歹”,又有“朵里别歹”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以为一姓之别译,故合二为

  • 执失

    读音:zhí shí北蕃酋师有咄密支颉利发,姓执失氏,生思力,降唐,为定襄州都督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
  • 邦延

    读音:Bāngyán【综】 清正黄旗护军观音之妻为邦延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