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Péi

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,一是以祖辈封地为姓氏,出自嬴姓,为伯益之后。伯益子孙封于(péi)邑(今山西闻喜),至六世孙苹陵,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君,他以祖辈的封地为姓氏,去掉“邑”字,改加“衣”字,为裴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,为颛顼的后代,春秋时,晋平公封颛顼后代鍼于周川裴中(今陕西岐山北),称为裴君,其后代遂以裴为姓。

裴姓发源于山西。早期的裴姓,主要分布于山西、陕西、河南一带,到了西晋时期,尤其在“永嘉之乱”之后,随着大批移民南迁,裴姓散居江南,并逐渐向全国各地发展。

裴姓历史人物有裴楷,西晋名士,仪容俊爽,时称“玉人”,精《老子》《易经》。《世说新语》记载了一则反映他机变的故事,晋武帝登基后,曾卜卦预测西晋命运,得了个“一’字,以为只有一世,颇不高兴,大臣们也相顾失色,裴楷却依照何晏《老子注》解释说“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侯王得—以为天下贞”,使得场面改观。裴度,唐朝宰相,任职期间力主削藩。其“威望德业”一直为世所重,当时人评论古今将相,皆“推度为首”,甚至西南夷、西域郡主“见唐使,辄问度老少用舍”,可见其影响之大。唐后的许多史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如司马光、欧阳修、李贽等人,都称赞裴度“以身系国家轻重如郭子仪者二十余年”。

裴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九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嬴姓。颛顼之裔孙伯益之后有秦非子,秦非子之后封��乡(故城在今山西闻喜裴氏村),因以为��氏。其后裔陵,因功封为解邑(故城在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)君,乃去邑从衣为裴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②系出风姓。晋平公封颛顼帝之裔孙鍼于周川之裴中,号裴君,后有裴氏(7,15,21,60)。③疏勒国(亦作佉沙),其人文身碧瞳,其王姓裴,见《西域传》(69)。唐时西域疏勒王裴夷键降唐封为右骁骑大将军,其后为裴氏(12,70)。④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培佳氏后改为裴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京(104)、土家(387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河东、京兆(17,60,7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6%。【人】 裴陵,周僖王封其为解邑君,河东闻喜裴俱陵之后裔(15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注引《唐书·世系表》云: “系姓赢姓。伯益后非子之支孙封��乡, 因以为氏。 后徙封, 乃去邑从衣为‘裴’。”(按:此依《集韵》“符非切”;《汉语大字典》音féi,未注明其为姓。)②又注: “晋平公封颛顼帝之孙鍼於周川之裴中, 号裴君, 后有裴氏。 望出河东。”

今多音péi,亦为现行姓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uó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或即��氏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称:“稓,姓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古有稓乡

  • 读音:chù【源】 颛顼帝之子叔歜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“《姓氏寻源》 ‘歜出颛顼子叔歇之后’。”

  • 唐杜

    读音:táng dù【源】 帝尧陶唐氏之后,受封于刘(故城在今河北唐县)。裔孙刘累之裔封方城之唐(故城在今湖北随州西北90里之唐县镇),是为唐公,楚灭唐,徙杜(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故杜陵县地),为唐杜

  • 读音:Su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布占

    读音:Bùzhān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闲散金保之妻为布占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xiāo隋炀帝诛杨玄感,改其姓为枭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。以凶德为氏》)武则天改萧良娣姓为枭。(见《唐书》)

  • 读音:fáng【源】 ①相传为帝尧之子丹朱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宋公族有防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强,字子臧,故称鲁臧氏,食采于防(故城在今山东费县东北60里之华城

  • 伯岳吾

    读音:Bóyuèwú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即为巴约特之异译(397)。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蒙古族中有巴牙兀惕氏(384),〔巴牙兀惕〕似即伯岳吾之异译。【人】 卜鲁罕,伯岳吾氏,元成宗后,武宗立,出居

  • 精克勒

    读音:Jīngkèlè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。或作精奇力、精奇勒、金克力等,皆“精奇里”之别译。后或取其首音谐以 “金”字而为单姓。参见“精奇里”条

  • 兆達爾漢

    读音:Zhàodáěrhà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