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é

【音】 又音移(Yí)(1)。【源】 ①齐公族蛇丘氏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源出羌人。后秦姚苌之妻蛇氏,其族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12,17)及《后秦录》(60,62)。【望】 雁门、南安(17,21,60,418)。【人】 蛇越滂,后秦姚苌之妻蛇后之兄,南安太守(21)。一作蛇越(7)。蛇平,后秦临晋太守(17,242)。蛇节,元时苗酋(17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浑源有分布。汉族、羌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“”,古作 “”,亦音shé。楚平王孙田公它成之后,以名为氏,遂有它氏。“” 有二变:或音变而为tā; 或形变而作“”,遂成二氏。皆系出芈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源韵谱》 云: “齐公族蛇丘氏之后。” 此以邑为氏,或为复姓 “蛇丘”(亦作“佘丘”),或为单姓蛇氏,系出姜氏。③ 《姓氏考略》 又注: “南安多蛇姓。” 南安,今甘肃陇西。此当为西羌姓。郑樵注云: “姚苌 (按: 后秦立国者)蛇后,南安人; 兄越滂,为南安太守; 又有建武将军蛇元。望出雁门。” ④傈僳之蛇氏,当源於氏族图腾崇拜。傈僳语为 “夫扒”,传说有位姑娘与蛇成亲,后代就是蛇氏族的祖先,实际即以蛇为图腾的氏族。以之名族,以族为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傈僳族》。

元代有蛇必、蛇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若

    读音:gōng ruò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国季孙宿武子之子公亥,字公若,其孙藐,以王父字为氏(7,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

  • 读音:Bǎn【源】 古水名,故道自今河南开封东北流至今商丘北,自晋以来被认为是汴水下流,隋时废汳称汴。或以水名为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市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新余

  • 士孫

    读音:Shìsūn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有士孙氏,称所居之里(古时称聚居之地为里)为士孙之里。《左传》载,鲁襄公二十五年,崔杼葬庄公于士孙之里,即是此里(7,60)。【人】 士孙张,汉时平陵人,博士、扬

  • 佩圖霍夫

    读音:Pèitúhuòfū俄罗斯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公鸡”,指动物为姓,或以绰号——“好斗的公鸡”以为姓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。

  • 读音:dǎo北魏有导龙,官华州刺史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杜拉爾

    读音:Dùlāěr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索伦鄂温克部之阿伦、音千、讷莫尔千、特尼千、辉千、纳敏千等部落均有此姓。阿伦部之杜拉尔氏后又分图木先杜拉尔、西阿盘杜拉尔、大杜拉尔、小杜拉尔等支姓,音千部中又有哈

  • 读音:tóng【源】 ①童国之后(17)。东汉时有侯国僮,故城在今安徽泗县东北。童国或即僮国。或童氏从人以别其族(12,15,60)。②满族姓。【望】 丹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

  • 兆佳

    读音:Zhàojiā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十三派,出瑚普察、额尔敏、讷殷江、界凡、佛阿拉、嘉木湖、马察、东、觉禅、乌喇、东安、扎库木、雅尔湖、赫图阿拉、叶赫、长白山、扬古屯、沾河、兆佳城、英额、

  • 读音:yòu【源】 明太祖朱洪武改有姓为宥,见《正字通》(24,60,62)。【布】 明时徐州有此姓(24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明滁州宥氏,本姓 ‘有’,有若之后

  • 读音:Shěn【源】 见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。春秋时沈子逞奔楚,逞生嘉,嘉生二子尹丙、尹戍,尹戍为右司马,生诸梁于叶,其后有叶氏、尹氏、诸梁氏、邥氏,此与平舆之沈不同(18)。一说,与沈同,见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