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依克勒
【综】 清时赫哲人姓。世居三姓城,亦作〔葛以克日〕、〔克日克勒〕、〔克宜克勒〕,后改为葛氏(184,185,186,187),亦译为〔葛依克哷〕(429)。
【综】 清时赫哲人姓。世居三姓城,亦作〔葛以克日〕、〔克日克勒〕、〔克宜克勒〕,后改为葛氏(184,185,186,187),亦译为〔葛依克哷〕(429)。
读音:shū fú【源】 周时内史叔服之后有叔服氏(6,7,12,17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人】 叔服子要,春秋时晋武公大夫(6,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Yàowùgě【源】唐时回纥内九族第八姓为药勿葛氏(17,50,60)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回纥九姓,八曰药勿葛。《姓氏词典》音yu
读音:qǐ lì【源】 唐时吐蕃酋有乞力氏,见《唐书·郭知运传》(60,62)。吐蕃亦作土蕃、吐番,是七世纪至九世纪的西藏政权名之译名。“吐”意为“大”。“蕃”是藏族古老的部落,即“博”。“博巴”是目
读音:Sūmì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黄山(23,63)。【人】 苏密尔硕兰泰,清蒙古正蓝旗人,世居黄山,由骑都尉从征福建海寇阵亡,赠三等轻车都尉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
读音:pó【音】 繁氏有婆(Pó)、樊(Fán)二音,且分二姓(17,19,63)。参见繁(Fǎn)姓。【源】 周成王以商民(即殷人)七族分于康叔,其一为繁氏(7,9,12,15,17)。【变】 一作
读音:Dásīmǐkǎsī高山族姓氏,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有此姓。达斯米卡斯,意为围猎时擅长冲刺。以名其氏族,或以代姓。此姓之得,源於狩猎,以事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高山族》。
读音:Báilóng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简明中国通史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系出庖牺氏。”
读音:qū tū【源】 鲜卑人姓(242)。南北朝时东部宇文部之别种库莫奚之姓,原居今河北围场境,后徒昌黎,即今辽宁朝阳。北魏登国十年始归魏,至孝文帝时改屈突氏为屈氏,后至西魏时又复旧姓为屈突(70,
读音:Rúlǐ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收载,“唐有儒李都罗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ì shū【源】 氏姓之叔,以伯、仲、叔、季分次第,遂为氏叔(60,62)。【人】 氏叔琮,五代后梁时开封尉氏人,累官至右龙武统军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姓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