苫
【源】 苫,亭名(故址在今江西星子境),以亭为氏(15,21,60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鲁大夫苫夷之后也。”“以名为氏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《左传》 有季氏家臣苫夷。苫氏当为其后。望出鲁郡。”)
宋代有苫穀 (谷),宣和进士。
【源】 苫,亭名(故址在今江西星子境),以亭为氏(15,21,60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鲁大夫苫夷之后也。”“以名为氏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则云: “《左传》 有季氏家臣苫夷。苫氏当为其后。望出鲁郡。”)
宋代有苫穀 (谷),宣和进士。
读音:líng yáng沛国陵阳子明,止陵阳山,其后因山为氏。(见《搜阳记》)
读音:Zhǐ【源】 ①系自任姓。夏商时侯国有挚畴,为商左相仲虺之后,即周文王母太任之国(故城在今河南汝南东南),其后有挚氏、挚畴氏、畴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5,60)。②系自子姓。帝喾高辛氏之
读音:Dūsūlè【源】元时蒙古人姓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鄂都台妻都苏勒氏”,此“以姓为氏”。
读音:Bīyáng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妘姓国,为晋所灭,子孙因氏焉。”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作“偪阳”。
读音:Zǐxī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郑穆公之孙驷氏之子曰驷黑,字子皙,别以字为氏(7,12,17,21,60)。②系自姓,春秋时楚共王之子公子黑,字子皙,乾溪之难,子干为
读音:Xībì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,57,95,240)。或即昔毕氏(240)。一说,西壁为鲜卑之音译,当源出鲜卑(212)。【人】 西壁讹答,西夏太傅,党项族(31,57,436)。
读音:Chù【源】 商纣王之臣左师曹触龙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触龙,一作触詟,战国时赵国左师(17,62)。触舒祺,触龙之幼子(21,6
读音:Shíshēn【源】 实沈、阏伯、续牙、晏龙、巫人、叔戏、厌越皆帝喾庶子也。实沈、阏伯居旷林,后阏伯迁于宋,是为商。实沈迁于大夏为参,后有实参氏、阏氏、遏氏、商丘氏(19,21)。
读音:Dújí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60,62,71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望】陇西(60,62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通吉〕(24)。又,《三朝北盟会编》中有金姓独斤氏(
读音:Guìyìk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贵益昆、山只昆皆为金时北方部落,恃强中立,无所羁属,往来鞑靼与广吉剌(亦作弘吉剌)间,连岁扰边,皆此二部为之(17)。当以部为氏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【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