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ú

【源】 ①系自风姓。伏羲之裔封于颛臾(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90里颛臾村),其后有臾氏(6,15,17,60)。②播州(唐置,故治在今贵州遵义)瑶族姓(116)。【望】 太原(17,418)。【人】 臾骈,春秋时晋大夫(6,21)。臾信,明时阳信人,嘉靖中海丰县丞(15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 亦载并注其源: ①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伏羲后有臾氏。”此当系出风姓。②又注云: “臾氏盖出颛臾之后。”颛臾,古国名,春秋时为鲁国附庸,其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北,亦风姓。此则以国为氏,望出太原。

淮南子·氾沦训》 有臾儿,善知味; 春秋时晋有臾骈,为大夫; 明代有臾信,海丰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fēi【源】 相传为帝舜之臣伯益之裔,秦国始祖非子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7,60)。一说,非氏即蜚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即扉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91)。【望】 &#x

  • 合白

    读音:Hébái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居四川南坪、平武等地,汉姓为杨(249)。

  • 吴里堪

    读音:Wúlǐkān【综】 清蒙古镶白旗中有此姓(259)。

  • 文扎

    读音:Wénzh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文氏(72,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后或改

  • 公儀

    读音:Gōngyí【源】 鲁之同姓,见郑玄《礼记》注(7,60)。【望】 东鲁(17,62,418)。【人】 公仪伯,周宣王时人,以力闻诸侯(7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

  • 读音:Tán【源】 为瞿昙氏所改(60,62)。【望】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湖北武汉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昙迁,南北朝宋时人。宣城太守范晔被杀,家有12丧,

  • 读音:Xún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空桐

    读音:kōng tóng与“空同”同。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空桐氏。(见《史记·殷本纪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空同”引 《史记·殷本纪》云: “亦作空桐。契为子

  • 费野头

    读音:fèi yě tóu代北人姓,后改为宇文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播盃

    读音:Bōbēi【综】 西夏人姓(240)。亦作〔播杯〕(24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