耆
【源】①帝尧之姓为伊耆,其后有耆氏(7,9,17,24,60)。②西域人姓(17)。 【望】河南(17,418),太原、乐陵(60)。 【布】北京有此姓(92)。 【人】耆域,北周时天竺人,善咒水疗疾(17,24)。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尧姓伊耆氏之后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云:“伊耆氏之后,单为耆氏。”望出太原、乐陵。
【源】①帝尧之姓为伊耆,其后有耆氏(7,9,17,24,60)。②西域人姓(17)。 【望】河南(17,418),太原、乐陵(60)。 【布】北京有此姓(92)。 【人】耆域,北周时天竺人,善咒水疗疾(17,24)。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尧姓伊耆氏之后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云:“伊耆氏之后,单为耆氏。”望出太原、乐陵。
读音:Pōu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俱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ì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湙,水名,《玉篇》有载,居者或以水名为姓。)
读音:Gōngxi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Kùmòxī【源】 源自鲜卑。库莫奚,原属宇文部,与契丹同类而异种,是以部为氏(17,60,62)。历史上契丹族姓氏。本部族名,以部为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魏书》 云:“库莫
读音:fén mào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之同姓,即蚡冒(楚王),见《战国策》(15,60,62)。春秋时楚国若敖之孙,姓熊名㫬字棼冒,周平王时继父熊坎为楚君,后因以为氏(91)。【
读音:Zhōuhuáng【综】 或系周、黄两姓合成。台湾高雄、屏东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miǎn【音】 亦音问(Wèn)(6,10,12,63)。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大夫公孙免馀之后,以名为氏(6,7,12,17,26)。【望】 上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免乙,汉时上郡太
读音:Cǎ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山西绛县(324)、浙江江山(325)、河北三河(285)、上海(92)、河南民权(62),宁
读音:lù录,姓,颛顼师录图。(见《正字通》)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集韵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“录”之为姓,其源有二: ①或与“录” 同,录,录为异体字。《玉篇》作“录”; 《说文》作“录”。②今
读音:Shěnyóu【综】 或系沈、尤二姓所合成。台湾有此姓,祖籍福建永春(23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