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Wēng

翁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瓮山(今浙江定海),国亡后其子孙以地为姓,改“”为“”。二是源自翁难乙。夏朝时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,据说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。三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蒙古族吴特氏、翁郭里氏、翁果特氏后均改为翁姓。

翁氏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,发源于浙江。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昭王时代。目前,中国北方的翁姓并不多见,但在南方,特别是福建、广东、台湾一带却属著姓。翁氏家族自古传世的郡望是钱塘(今杭州一带)。

翁姓历史人物有翁洮,唐僖宗时人,登进士第,后退居不仕。朝廷征之,翁洮作枯木诗以答诏,帝嘉慕不已,宋理宗追谥为善庆公。翁承赞,唐代宰相,乾宁年间进士,为官以直谏敢言著称。为相期间整饬吏治,发展教育。翁方纲,清代文学家、书法家、金石学家,其精于考据、金石、书法之学,又是清代肌理说诗论的倡始人。翁同,晚清诗人,曾教授光绪皇帝,主张光绪帝亲政,变法图强,支持维新派。曾走访康有为,为维新派导师,戊戌变法后被罢免回乡。

翁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位。


【源】 ①夏王启之臣翁难乙,当为翁姓之始(26,60,62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(故城在今陕西境内),因以为氏(17,21,60)。③台湾土著(65)、满(344)、土家(389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盐官、钱塘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6%。尤以河南、四川、浙江、台湾等省多此姓。四省翁姓约占全国汉族翁姓人口67%。【它】 日本侵占台湾时期,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日本姓根本者,1945年台湾光复后,奉令重新选择姓氏,改姓翁(65)。【人】 翁郜,唐时长安人,累官河西节度使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广东之新会、澄海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傣、壮、侗、白、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

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夏后启时有翁难乙。” 当为翁姓之始。②其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周昭王庶子食采於翁,因以为氏。”此则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

汉代有翁伯,贩脂而倾县邑; 唐代有翁义,洛阳人,比部郎中; 五代有翁承讚 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例作“唐有翁承赞”),蒲田人,谏议大夫; 宋代有翁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佗

    读音:gōng tuó【源】 春秋时晋国蒲邑大夫公佗世卿之后,见《姓源》(4,7,17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公他〕(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蒲邑大

  • 读音:Kàn【源】 ①黄帝支系姞姓之裔封于阚,即寿张之阚乡(故城在今山东阳谷、河南范县境内),后因以为氏(17,62)。②阚,春秋时齐邑(故城在今山东汶上西南之南旺河中),鲁昭公取阚,即为其地,齐大夫

  • 读音:Dǒ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戛邁尼

    读音:Gāmài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勺”。本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读音:gé周阍人守王宫者,所以止扉谓之阁,因以为氏。望出河南又赵郡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阿苦

    读音:A-kǔ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瓦蘭

    读音:Wǎlán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、《龙城旧闻》、《瑷珲县志》收载,汉意为“巧妙的”,后或改为单姓“乔”,——盖取其汉意“巧妙”之音,谐以同音汉姓“

  • 孔慶

    读音:Kǎngqìng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今河北武安有此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阿侖

    读音:Ālú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载,其注云: “历史上铁勒族姓氏。”铁勒,北魏时亦称高车,故“阿仑”,当与“阿�8

  • 蜜赤思

    读音:Mìchìsī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蜜赤思氏(13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密博斯〕(24)。《辽金元姓谱》作〔密赤思〕(3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