織
【源】 见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》(63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(91),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罕见姓,现代武汉有 (分布)。”
【源】 见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》(63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(91),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罕见姓,现代武汉有 (分布)。”
读音:Zhōnglí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宋桓公曾孙伯宗仕晋,生州犁,州犁奔楚,食采钟离(故城在今安徽凤阳东北20里),因氏(7,12,17,60)。②系自嬴姓,与秦同祖,其后因封为氏,见《世本》(3,
读音:Jì蓟姓的来源是以封地为姓。周武王立国,封黄帝之后于蓟(今北京西南),后国灭,原蓟国君主族人便以封地为姓。蓟姓历史人物有蓟子训,汉代建安年间术士,当时京城人对其道术深信不疑,常与官员及社
读音:Jiǎngjué【源】彝族姓。属尼古约木家支(375)。
读音:Zāi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Pínglín【源】 平林为地名,在湖北随县,当以地为氏。《史记》有平林老(60,62)。平林老当为平陵老之误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地名,在湖北随县。《史记
读音:gǒu【源】 ①黄帝之子,得姓者14人,其一为苟,见《国语》(6,7,9,12,17)。②相传舜之后有苟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③春秋时楚大夫之食邑,以邑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④春秋时
读音:Kǎnàgéyī’ěr【综】 鄂伦春族姓,世居黑龙江逊克,汉姓为韩(191)。
读音:Suǒjí【综】 清满洲正黄旗中有索吉氏(259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领催六十六之妻为索纪氏(260),〔索纪〕似即索吉之异译。
读音:Gějiālǎ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满族姓氏录》 收载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格佳喇”,世居长白山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
读音:liáng kě【源】 代北姓。见《元和姓纂》(6)。【人】 梁可浪,北魏代郡太守(6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上谷梁可头; 又,代郡太守梁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