皞
太皞氏之裔。望出蜀郡。(见《姓源》)
皞姓出于西方。(见《姓谱》)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康熙字典》云: “皞,姓。《蜀录》: 本出武落钟离山黑穴中。”《姓氏词典》注云: “即皡姓。”
太皞氏之裔。望出蜀郡。(见《姓源》)
皞姓出于西方。(见《姓谱》)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康熙字典》云: “皞,姓。《蜀录》: 本出武落钟离山黑穴中。”《姓氏词典》注云: “即皡姓。”
读音:Qílě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科尔沁、察哈尔等地(23,63,260)。【人】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太庶妃为奇垒氏,察哈尔部人(72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及察哈尔地方,为蒙
读音:Shìwěi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国蒍叔(参见士姓)生士蒍,士蒍为晋士官,故以为氏(6,12,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士为〕(19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
读音:dāng匈奴宫有当户,或改为当氏。苻秦时宁戎有当姓,羌族。(见《邓艾祠碑》)
读音:Mán【源】 ①帝鸿(即黄帝)之后(8,60,62)。②本为瞒姓,省目为㒼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③宋时辰,沅州蛮种有此姓(7,24)。一说,《说文》中蛮音㒼,
读音:Bōlüè【综】 北魏时改拨略氏为略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,44,60)。一说,后改为苏氏(7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 “后魏有拨略氏,
读音:Tūlǔhuā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 中有秃鲁花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鲁格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
读音:Yú【源】 见《玉堂字汇》(63)。
读音:jí lì【源】 春秋时宋微子之裔有即利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【人】 即利渠弥,春秋时宋戴公时大夫(6,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宋微子后有
读音:Què【源】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下邳(17,418)。【布】浙江诸暨有此姓(368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上杭、广东之高要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上杭、高要等地公安局提供。《姓氏词典
读音:Yìshòu【综】 老子之母为益寿氏,名婴敷(7,11,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据《新唐书·世系表》注云: “老子父李氏,名乾,字元果,为周上卿大夫,娶益寿氏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