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ì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五子高,封于毕(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北),是为毕公高,其子毕万事晋,乃封于魏,居于毕者以毕为氏(7,9,12,17,60)。②系自任姓,见《世本》(3,11)。③北魏孝文帝时改出连氏为毕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60)。④西域毕氏,本毕国胡人,以国为氏(70)。匈奴屠各族亦有此姓(242)。⑤达斡尔族毕力央氏,汉姓为毕、杨(189)。⑥赫哲族毕拉氏,汉姓为毕(186,187)。⑦彝(130)、满(344)、蒙古(344,369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河间、河内、东平、太原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1%。尤以山东、河南、黑龙江等省多此姓,三省毕姓约占全国汉族毕姓人口70%。【人】 毕谌,三国时东平别驾(15,21)。毕众敬,北魏时须昌人,累官散骑常侍、兖州刺史,赐东平公(6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黄骅、阜平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广西之田林,广东之吴川,云南之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; 汉、彝、土家、回、满、鲜、赫哲、达斡尔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始封于此,其子文,事晋,乃封于魏,居于毕者,以毕为氏。”此当系出姬姓,以国为为氏。②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载: “出连氏改为毕氏。” 出连,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乃北魏姓。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以 “出连”为夏姓,误。) ③当代赫哲族之毕氏,为毕拉氏所改。“毕拉”为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后改为单姓“”,盖取 “毕拉” 之首音所得。④或为达斡尔族毕力央氏所改,亦取毕力央之首音而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布嚕特

    读音:Bùlǔtè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喀尔喀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赫康

    读音:Hèkā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复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窟賀

    读音:Kūhè【源】 高车12姓,其五曰窟贺氏(11,17,44,60)。【变】①亦作〔窟贺伏〕(45,62)。②后简姓窟(91)。历史上高车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魏书》云:“高车十

  • 读音:Lǐng【源】 清时四川建昌道建昌镇辖有岭氏,邛部宣抚司,康熙时附归(72)。【变】 一作领(91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、北京(91)、台湾台北、台东、宜兰、桃园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

  • 读音:Ró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受西

    读音:Shòux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 后魏又有受西、受酋二氏,疑西与酉、酋形近似而讹误,真伪莫辨,正错并传,遂有受西、受酉、受酋三氏。)

  • 祁嘎

    读音:Qígǎ【综】 土族姓。土语意为河边,居于青海东部,汉姓为祁(195)。

  • 成陽

    读音:Chéngyá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,21)。一说,秦有成阳君,后以为氏(60)。成阳为地名,尧游成阳而死,葬焉。故城在今山东濮县东南。又,成阳为汉时侯国,故城在今河南信阳东北(80)。或

  • 澤久

    读音:Zéjiǔ现行罕见复姓,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òu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亦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凑罗栋”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