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ān

班姓出自芈姓。一是秦灭楚,楚令尹斗班的后代居于晋、代之间,取班姓。二是据说若敖孙子文出生后,被遗于野,为虎所乳,据说长大后身有虎斑纹,后代就用“”为姓氏。“”和“”通,后改成“”。

班姓历史人物有班固,著名历史学家、文学家,承父志续写《汉书》。

班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三十五位。


【源】①系自芈姓。楚若敖之后。秦灭楚,斗班裔孙迁晋代之间,因为班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7,60)。②藏族房名阿加、多纳卡之汉姓均为班(249)。③白马人(220)、苗(115)、瑶、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望】扶风(17,60,418),扶阳(21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班超,东汉安陵人,明帝时出征西域,累官西域都护,封定远侯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黄骅,山东之平度、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河南之卢氏,陕西之韩城,江西之崇仁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邱北、马关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瑶、布依、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芈姓,楚若敖生斗伯比; 伯比生令尹子文,为虎所乳。谓虎有班文,因以为氏。”子文,名 “穀於菟” (音gòuwūtú),相传子文初生,曾被其母弃,为虎所乳,楚人谓乳为 “榖”,虎为“於菟”,故子文以 “榖於菟” 为名,义为“乳于虎”。大名为班,称斗班,因其名有 “”、有班,故以“子文”命字。班,即斑之古字。秦灭楚,斗班之后迁居晋、代之间,以班为氏。(按: 若敖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作 “若熬”,且以若敖孙“斗榖於菟” 与“令尹斗班” 为两人,误。)

汉代有班彪、班固,父子皆为史家; 又有班超,西域都护; 唐代有班景清,汲人,国子祭酒; 明代有班言,饶阳县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愛特

    读音:Míng’ànt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常寿之妻为明爱特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Qiáng【音】又音Qiáng(17)。 【源】唐尧之后有蔷氏(17,60,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

  • 達費依庫

    读音:Dáfèiyīkù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阿必图之妻为达费依库氏(260)。

  • 錢賴

    读音:Qiánlài【综】 当系钱、赖二单姓所合成。今台湾有此姓(236)。

  • 读音:zhěng【源】 ①殷王整甲之后(60,63)。②嬴秦之后,见《元和姓纂》(6,17,62)。③晋曲沃(故城在今山西闻喜东)乃晋昭公封其叔父成师之地,其后武公灭晋,曲沃为别都,后有整氏(8,17

  • 色微

    读音:Sèwē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

  • 读音:sā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三闾、三乌、三饭、三丘等复姓有改姓“三”者(239)。③清时台湾土著七姓之一(243)。【布】 青海民和(6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、湖北武汉、

  • 鉤弋

    读音:Gōuyì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一作“鈎 (钩)弋”。“鈎弋夫人,汉河间人,姓赵氏。生时两手皆拳。武帝巡河间,召见,披其手。即伸。乃幸之,号拳夫人。进倢伃,居鈎弋宫,

  • 昭沙

    读音:zhāo shā汉初有昭沙掉尾。(见《希姓录》)一作昭沙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一作‘昭涉’。《史记·功臣表》平州侯昭沙掉尾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哈兒柳温台

    读音:Hà’érliǔwēntā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马马,哈儿柳温台氏,居许州长葛。累迁池饶枣阳万户府千户所达鲁花赤(39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