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烏蘇

烏蘇

读音:Wūsū

【源】 金人姓。辽时女真部落名,以部为氏(23,24)。至清为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五派,出瓦尔喀、讷殷、海兰、长白山、安褚拉库、乌喇、苏穆、叶赫哈达、瓦尔喀海兰、西林穆鲁、乌苏、德尔吉色钦、蜚悠城、山海兰瓦尔喀什、吉林乌拉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吴、朱等姓(180)。②清驻防伯都讷满洲正黄旗中有吴苏氏(259,260),清镶黄旗满洲马甲柏寿之妻为乌素氏(260),〔吴苏〕、〔乌素〕等似均为乌苏之异译。【人】 乌苏额琳,金时实垒节度使(24)。乌苏穆森,清镶白旗人,世居瓦尔喀,任都统(23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本辽部名,入金则以为氏,或作“乌孙”,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 皆载。金有乌苏·额琳,实垒节度使。②至清,则融为满族,散处瓦尔喀、讷殷、海兰、乌拉、长白山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③或为他姓所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改氏》 注云: “额尔登布,本姓无考,为穆成额养子,奉特恩命其承袭云骑尉,因改姓乌苏氏。”

清顺治时弘文院大学士祈充格,姓乌苏氏。后或改为单姓吴、朱。“乌苏”本地名,在今吉林伊通县境内,以地为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尔朱

    读音:ěr zhū其先契胡部落大人,世为酋帅,居尔朱川,因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▲〈后魏〉尔朱荣,秀容部首领。〈隋〉尔朱敞,徐州总管。〈唐〉尔朱逵,郃阳人,监察御史。

  • 平林

    读音:Pínglín【源】 平林为地名,在湖北随县,当以地为氏。《史记》有平林老(60,62)。平林老当为平陵老之误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地名,在湖北随县。《史记

  • 读音:cái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北京、广东、陕西(92)、河北乐亭(33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基隆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材致,宋时曾知韶州(故治在今广

  • 读音:Qǐ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河北卢龙(289)、陕西城固(383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辽宁黑山,黑龙江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辽宁之清原,

  • 浑沌

    读音:hún dùn浑沌氏,是为浑敦,后有浑氏、沌氏、屯氏。(见《路史》)浑沌,本昊佐浑沌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錫喇圖

    读音:Xīlǎtú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锡拉图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为蒙八旗姓氏之一,世居察哈尔地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親吉

    读音:Qīnjí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耶亲吉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Y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Wěi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引《集韵》收载。初见於《左传》。春秋时鲁有氏, 亦作“��” (见新版《辞海》)、 “”见

  • 读音:xiàng【源】 周时寺人巷伯之后(6,9,12,15,60)。寺人,《周礼》天官之属,掌内宫之戒令。一说,巷伯食采于巷,后有巷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