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uán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泉(即今洛阳泉亭),因氏(11,17,62)。 ②周官泉府(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泉或作钱)之后,以官为氏(60,62)。 ③春秋时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满,皆赤狄隗姓之国,见《国语》(21,60)。当以国为氏。 ④三国时吴国全琮之孙晖降魏,封南阳,食采白水,遂改姓泉(7,9,12,60)。⑤辽东泉氏,系高丽姓。唐高宗时高丽王盖苏文,姓泉,自云生水中以惑众。父为东部大人对卢。乾封初封盖苏文之子男生,归中国,受唐官(7,12,17,60,242)。【望】 上洛、南阳(7,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。【人】 泉景言,北魏时上洛丰阳人,建节将军、宜阳郡守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之嫩江县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长治、临汾,河南之卢氏,湖北之洪湖,四川之通江、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世本》注云: “泉,任姓。” 未得其详。②郑樵注云: “ 《国语》: ‘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满,皆赤翟,隗姓。’ 是则旧有泉氏矣。”③《姓氏考略》又注: “ 《周官》 泉府之后,以官为氏。”“”,古与“”通; “泉府” 即“钱府”。名官掌管收购市上滞销物质及借贷收息等。其后有泉氏、全氏、钱氏。④郑樵又注: “本姓全氏,全琮之后,琮孙晖 (按: ‘晖’,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引作 ‘’, 误。)魏封南阳侯, 食封白水, 遂改为泉氏。”全琮,三国时吴国大司马。⑤唐代高丽族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新唐书》 注云: “高丽盖苏文姓泉氏。”

后魏有泉企,洛州刺史,上洛侯; 唐代有泉男生,高丽人,盖苏文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沉猶

    读音:Chényóu历史上罕见复姓。沉,或作 “沈”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广韵·注》云: “沈,直深切。鲁贩羊者有沈犹氏。盖以地为氏者。”曾子弟子有沈犹·行。

  • 读音:fù【源】 ①古帝大庭氏(即神农氏)居曲阜,后有阜氏(15,21,60)。②春秋时鲁有堂阜,《汉地理志》有阜城、阜陵,阜氏或有以地为氏者(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蒙城(303)

  • 耶律

    读音:yē lǜ【源】 ①出自契丹,自北魏以来,以名见中国,与库莫奚同类而异种,其居曰枭罗个没里,没里意为河。处于黄水之南,黄龙之北,得鲜卑之故地,故又以为鲜卑之遗种。其后分为八部大人,至阿保机,用其

  • 耆門

    读音:Qímén【源】春秋时楚公族之后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多納卡

    读音:Duōnàkǎ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居四川南坪、平武等地,后改为班氏(249)。

  • 将匠

    读音:jiāng jiàng汉官有将作少府,改为将作大匠,子孙以官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将匠氏,《风俗通》:汉官有将匠少府,因官为氏。吴中散大夫将匠彧,曲阳令将匠熙,晋侍御史将匠进,梁太末令将匠道李。

  • 壹那蔞

    读音:Yī'nālóu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亦收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 “即一那蒌氏。北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蒌氏。”

  • 读音:piáo【音】 又音扑(Pū)(7,15)。又音瓢(Piáo),系非汉族姓,参见朴(Piáo)氏。【源】 东汉时巴郡蛮(即板循蛮,土家族之先民)酋七姓:罗、朴、昝、鄂、度、夕、龚(7,9,11,

  • 卓布齊特

    读音:Zhuōbùqítè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笔帖式七克坦布之妻为卓布齐特氏(260)。

  • 拉庫勒

    读音:Lākùl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穆楞扎喇(23,63,180)。【人】拉库勒卓尔泰,清满洲镶黄旗人,世居穆楞扎喇,雍正中以征西藏功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