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í
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越王之后有植氏(17,60)。②天竺胡人之姓,盖释种也(7,60)。 【望】 南海、南越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广东新兴(316)、顺德(363)、怀集、花县、四川汉源(336)、广西柳江(376)、陆川(36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植廷晓,北宋东莞人,北汉刘继元部将(15,21)。植敏槐,清时邛州人,顺治举人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高要、乳源、吴川、清远,贵州之从江,山西之太原、朔州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南越有此姓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亦云: “越王后有植民。” (按:据此,《姓氏词典》 注称: “源于姒姓。” 误矣。此之南越,亦作南粤,地指两广一带,非 “吴越” 之“”。故《姓氏考略》 又称: “南海番禺、东莞、清远间多此姓。”)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天竺胡人之姓。盖释种也。”

五代时有植廷晓,南汉大将; 明代有植士谦,教谕; 又有植轩,文昌知县; 又,河南南阳有植氏; 清代有植廷纪,康熙庚子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è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山西汾阳(27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、景县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临汾、运城,湖

  • 长桑

    读音:cháng sāng战国有长桑君。(见《史记·扁鹊传》)

  • 孟克宜勒

    读音:Mèngkèyílè满族姓氏。世居蜚悠城地方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孟克伊哷 ”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西俄塞

    读音:Xī’ésè【综】 佤族姓。源出西俄姓,世居云南西盟(158,159)。

  • 莫什

    读音:Mòshí【综】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

  • 曼邱

    读音:Màn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其地可能在今山东曹县。郑樵注云: “齐士曼邱不泽(按: ‘不泽’,《姓氏考略》 引作 ‘不择’); 汉韩信将曼

  • 读音:Sh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)。一说,即䜣氏(26,60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,今山西之长治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彭吴

    读音:péng wú彭吴贾,置沧海之郡,则燕齐之间,靡然发动。(见《史记·平准书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; 《史记·平准书》有彭吴·贾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公叔

    读音:gōng shū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献公之少当,国人谓之公叔,因以为氏(7,12,17)。【望】 汲郡(17,62,418)。【人】 公叔务人,春秋时鲁国大夫(21)。公叔端明,宋皇祐中知

  • 读音:wǔ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公族有仵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明时凤阳仵璪,原姓午,初为英山县令,后寻迁翰林学士,赐姓仵,官至文华殿大学士(62)。【望】 魏郡、襄阳(7,17,21,41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