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ī

【源】 ①炎帝之裔封于析(故城在今河南内乡西北),后为楚邑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卫穆公之裔,大夫析朱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9,12)。③春秋时齐大夫析归父之后(17,60)。④东汉析像,其先张江封析侯,曾孙国为郁林太守,徙居广汉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后汉书》(9,26,60)。【望】广汉、西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安县(322)、湖北武汉(91)、江苏高淳(305)、广西马山(346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析公臣,春秋时楚大夫(15,21)。析望芳,元时狄道人,以巨家擢守临洮,伟绩著于边陲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运城,湖北之武汉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归 “入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卫公族大夫析朱鉏之后也。朱鉏,公子黑背之孙。(按: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 等引《元和姓纂》 皆作“卫穆公生公析黑臀,其孙武子朱鉏……”) 以王父字为氏。(按: “郑公孙黑字子皙;楚公子黑肱,亦字子皙; 今析朱鉏乃公子黑之子,疑‘析’ 即黑之字耳,‘皙’ 亦作 ‘析’。”此当系出姬姓。)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齐大夫析归父之后。”③又据《后汉书·方术传》注云: “析像,其先张江,封析侯。曾孙国,为郁林太守。徙居广汉,子孙以国为氏。望出西河、广汉。” 此当系出张氏。

元代有析望芳,擢守临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伍相

    读音:wǔ xiàng与“五相”同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吴相伍员子孙,吴人号之伍相氏。”一作“五相”。

  • 读音:jù【源】 晋末苻秦(即前秦)(17)、姚秦(即后秦)(60)等均有俱氏。当为俱罗氏所改(60,62)。【望】 颍川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山西阳城(309)、汾阳(278)、陕西

  • 老龙

    读音:lǎo lóng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。(见《庄子·知北游》)

  • 歐侯

    读音:Ōuhóu【源】 越王无疆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、《姓考》(17)。《前汉书·外戚传》中有欧侯氏(7,11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 注云:

  • 塔塔兒

    读音:Tǎtǎér【源】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塔塔儿氏(12)。塔塔儿系蒙古诸部之一,金时分为六部,游牧于呼伦贝尔湖以西。以部为氏(32,79,384)。今蒙古族仍有此姓(384)。【变】亦作〔达达儿〕

  • 堂邑

    读音:táng yì【源】 堂邑,故城在今山东聊城、冠县境内。当以地为氏(60,62)。又《汉书》载,张骞使西域,随从百余人,堂邑氏二人得还(12,15,21)。【人】 堂邑父,汉时人,善射,后因故留

  • 读音:Mù穆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国君宋宣王死后由其弟和继位,和死后谥号“穆”,史称宋穆公,其支庶子孙以祖上谥号命姓,称穆氏。二为改姓,北方鲜卑族复姓丘

  • 读音:chén【源】 商太戊时有臣扈(60,62)。此为臣姓之始。②马韩国之官名,大者名臣智,或后人以官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4)。古马韩国,三韩之一,在今朝鲜半岛上,后为百济所并。【布

  • 哈雅喇

    读音:Hǎyǎlǎ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收载。后或改单姓“哈”,盖取哈雅喇氏之首音谐“哈”而得。

  • 读音:féi【源】 淝邑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南,当以邑为氏(5,15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引 《姓谱》云: “邑名,在庐江,以邑为氏。”其地在今之安徽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