曉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,(15,21,24,60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江山(325)、江西广丰(325)、宁都(28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宜兰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晓枝,明时湖南醴陵人,嘉靖中四川垫江县丞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,福建之浦城,湖南之益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长治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元代有晓古台; 明代有晓枝,醴陵人,嘉靖中四川垫江县丞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,(15,21,24,60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江山(325)、江西广丰(325)、宁都(28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宜兰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晓枝,明时湖南醴陵人,嘉靖中四川垫江县丞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,福建之浦城,湖南之益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长治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元代有晓古台; 明代有晓枝,醴陵人,嘉靖中四川垫江县丞。
读音:yòu shǐ【源】 古者右史记言(周时史官有左史、右史之分,左史记行,右史记言),后以官为氏,见《世本》(4,6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古者右
读音:pú gǔ与“仆固”同。
读音:Tǔló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。系出庖牺氏。”
读音:Hànyán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嫩河、赫林台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yī zhì【源】 商汤贤相伊之孙又为伊秩氏,见《路史》(12,17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伊尹之孙又为伊秩氏。” (按
读音:Dìnɡ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上海、甘肃兰州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Xiūmò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虎尔哈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修墨理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呼尔哈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Hóng/Horng,Hu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Liàn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āláyīér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或作“札喇儿”、“扎拉尔”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