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àn

晏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传说帝颛顼的第五子名晏安,后人便以晏为姓氏。二是源于姜姓。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弱被分封于晏(今山东齐河西北),他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,形成了晏姓的一支。

晏姓起源于春秋时的齐国,在今山东齐河一带得到了发展。历史上晏姓的望族形成于今山东一带。如今晏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湖北、四川、江西等省为多。

晏姓历史人物有晏婴,春秋时齐国大夫。曾奉齐景公之命出使晋国联姻,向晋国大夫叔向预言齐国政权将为田氏所取代。出使楚国时足智多谋,不辱使命,赢得了楚王的尊重。虽至高官,但生活俭朴,在诸侯中享有很高威望。后人收集他的言行编成《晏子春秋》。晏殊,北宋词人,景德初以神童荐,赐同进士出身。生性刚正简朴,自奉清俭。善于发现人才,如范仲淹、欧阳修均出自其门下。

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,其词作擅长小令,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,语言精致婉丽。有作品《珠玉词》。为大家所熟悉的词句如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。

晏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二十四位。


【源】 ①古帝颛顼之裔陆终第五子晏安,其后以晏为氏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②古帝尧臣晏龙,见《山海经》。当为晏氏所自出(60,62)。③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大夫晏弱桓子之后(7,15,17,70)。④土家(387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,齐国(21,60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7%。尤以湖北、四川、江西等省均有此姓,三省晁姓约占全国汉族晏姓人口82%。【人】 晏称,汉时司隶校尉(2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宜丰县有分布,汉族姓氏。宜丰县公安局提供。

晏,一般音yàn,亦为现行姓氏,较常见。“”之ān姓,疑乃宜丰一带方音,当与“”之yàn姓同源。可能因方音异读而分姓。参见“” (yàn)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荅荅兒歹

    读音:Dādā’ér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荅荅尔歹氏(13)。【变】 亦作〔塔塔歹〕(13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塔塔尔岱〕(24)。

  • 野辭

    读音:Yěcí【源】 ①唐时党项族姓有野辞氏(7,15,60)。②南北朝时拓拔部八姓之一有野辞氏(60,62)。【变】 《宋史》作〔野乱〕(40),《新五代史》作野利(52),《通考》作野律(54)。

  • 民榮

    读音:Mínróng珞巴族氏。本为部落名,或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不夷

    读音:bù yí【源】 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不夷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春秋时宋大夫不夷甫须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)。不夷系宋大夫采邑,因邑为氏,见《姓谱》(17)。【变】 或作不苐,亦作不茅(4

  • 索陽

    读音:Suǒyá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7,60)。荥阳有索水,居索水之阳者以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,其注引张澍之论云: “荥阳有索水。居索

  • 读音:Biàn卞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曹姓。周文王第六子叔振铎的支庶子孙曹庄,在鲁国做官,被封于卞邑,时称卞庄子,他的后代就以“卞”为姓氏,相沿至今。以封邑名为姓氏。二是出

  • 温月

    读音:Wēnyuè【源】 康居(汉时西域国)王姓,先居张掖祁连山昭武城,为突厥所破,南依葱岭,遂有其地,支庶皆改姓昭武,示不忘本也,见《唐书》(24,63)。历史上西域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
  • 读音:Hū【源】謼为呼之异体字,或即呼姓。【变】一作〔謼毒〕(242)。【布】明时山东有此姓(22)。【人】謼毒尼,一作呼毒尼,西汉下摩侯(62,80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,未详其

  • 姒先

    读音:Sìxiān【综】 北魏时姒先氏改为姒氏(27)。按,姒先氏或即似先氏或兕先氏,今姑录此以备考。历史上高丽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卷三十《变夷》云:“姒先之为姒”,亦作似先、兕先,

  • 阿蛐

    读音:A-qū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曲涅家支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