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也
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复姓。其先出自铁勒斛律部,后降蠕蠕。拔也稽余裔入归北魏,遂以部名拔也为姓(27,242)。【变】至隋时改称拔曳固(60)。【人】拔也恶蚝,北周时夏州刺史,后镇秦州(17,21,24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与斛律同祖,为拔也部,因氏焉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回纥姓。一作拔野古,亦曰拔野固、拔曳固。居碛北,在仆固东,与斛律同祖,号拔也部,后改斛律为拔也氏。”
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复姓。其先出自铁勒斛律部,后降蠕蠕。拔也稽余裔入归北魏,遂以部名拔也为姓(27,242)。【变】至隋时改称拔曳固(60)。【人】拔也恶蚝,北周时夏州刺史,后镇秦州(17,21,24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与斛律同祖,为拔也部,因氏焉。”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回纥姓。一作拔野古,亦曰拔野固、拔曳固。居碛北,在仆固东,与斛律同祖,号拔也部,后改斛律为拔也氏。”
读音:Chóu/Chour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63)。
读音:Kàngsā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载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,现代无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春秋时有亢桑子,老子弟子。
读音:Sù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,9)。【变】一作〔樕〕(60)。【望】晋陵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,其注云: “望出晋陵。”未详其源。又,《中文大字
读音:Wǔqún【综】 《西秦录》载,乞伏国仁以武群勇士为右辅(27,242)。张澍认为武群为武都之讹(26)。亦书作〔武羣〕(26,27)。
读音:yǐ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左史倚相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姓苑》(7,9,12,17,60)。②古帝倚之后(60)。【望】 楚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清时陕西西安府(21),今四川安县(322
读音:Fú/Fwu【源】 见汉史游《急就篇》(63)。
读音:Yì/Yih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读音:J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湖北钟祥有此姓(388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临猗,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曹玉林、鄂木尔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 亦
读音:è即鄂氏。汉鄂千秋,亦作谔千秋。西夏有谔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
读音:Hàlǔnút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领催马喜之妻为哈鲁奴特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