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ōng

【源】①春秋时晋献公之太子申生,遭骊姬之难,谥曰恭,其后以谥为氏(7,12,15,17,60)。②古时恭、共相通。殷末侯国共(故城在今甘肃泾川县北5里),以国为氏(6)。③南北朝时梁国敬姓因避梁敬帝之讳,而改为恭氏(15,60)。④明时云南曲靖府(今曲靖)土宣慰使,陇川宣抚司长官均姓恭,系傣族(253)。 【望】绛郡(17,60,418)。 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洛宁(294)、江西丰城(357),浙江余姚(389)、台湾台南(68,261)、吉林德惠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恭播、晋时人,著《汉书音义》十二卷、注《汉书》四十卷(15,21)。恭昭,明时汝州人,天顺进士,历官都御史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浙江之椒江市、广西之灌阳、山东之平度、山西之太原及吕梁、雁北等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晋太子申生谥恭君,其后以为氏,此皆以谥为氏。”系出姬姓。②或为敬姓所改,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敬姓避梁讳,亦有改姓恭者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据此释曰: “南朝梁敬姓因避梁敬帝的忌讳而改姓恭。” 实难苟同。梁敬帝之 “” 为谥号,未闻有讳谥号者,何况“” 为美谥? 敬帝名萧方智,当讳方、智之类(或其同音字),疑 《考略》 有误 (其说本 《尚友录》)。疑避五代后晋高祖敬瑭讳而改。

晋代有恭播; 宋代有恭辅,通判龚州,有政声;明代有恭昭,天顺进士,官都御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iǎo【源】 五代十国时南汉交州牙将皎公羡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南越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陕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雁北地区、四

  • 读音:yǐn隐氏,姬姓。《吴志》有廷尉左监隐蕃,云鲁隐公之后,以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谥为氏》)

  • 佟尼耀特

    读音:Tóngníyào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,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Chuī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吹为辽时奚王五族之部落名,至金大定年间始定为氏(24)。【布】 河南扶沟有此姓(28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司崗爾特

    读音:Sīgǎng’ěrtè【综】 佤族姓,世居云南沧源班洪寨,汉姓为张(161)。

  • 何宗

    读音:Hézōng【综】 《穆天子传》中有何宗柏夫(62)。

  • 读音:shù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恕金之后(6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台湾屏东有此姓(64)。【人】 恕清,明时交趾人,博士,见《续文献通考》(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

  • 读音:Wé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河南省革命烈士英名录》亦收,注云: “今河南有此姓。”未

  • 蘇賀

    读音:Sūhè【综】 土族姓。世居青海互助。系辽金时河西走廊游牧部落“阻卜”之译音,亦称阴山鞑靼,以部为氏,后改为贺氏(195)。

  • 佛佗

    读音:Fótuō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佛屠”云: “即佛佗。一作浮图。习浮屠法者,以浮屠为姓氏。”参见“佛”、“佛图”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