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作哇我
珞巴族姓氏,出自石鲫氏,系出苏龙部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珞巴族姓氏,出自石鲫氏,系出苏龙部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Yìx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桃园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hú qiū晋大夫壶丘林之后。(见《世本》)壶丘氏,列子师,壶丘子林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 (按:壶丘子林,又称壶子林,战国时郑人,列卸寇之师)出自壶丘封人之裔。(见《英贤传》)
读音:yú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玄孙禺疆之后,见《姓苑》(9,12,60)。一说,系黄帝之庶子禺阳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②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叔禺人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③禺为州名(唐置、宋废,故
读音:Zhāng张姓来源有四个。一是出自姬姓,春秋时,晋国有大夫解张,字张侯,其子孙以字命氏,世称张氏。二是黄帝后裔,与弓姓同源。据史载,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,发明了弓矢,子孙赐姓张
读音:Pàgèmù【综】 西藏察隅僜人姓(171)。
读音:lěi出中垒校尉之后,以官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后赵垒循;晋梓潼太守垒锡。(见《正字通》)
读音:xū bǔ诸大臣皆世官,呼衍氏、兰氏,其后为须卜氏。(见《史记·匈奴传》)须卜氏改为卜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读音:bó【源】 亳,商汤时都城(亦称南亳,故城在今河南商丘东南),支庶以为氏(17)。亳,古都邑名,其地有三,南亳、北亳(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北40里)、西亳(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),故亳氏系以地名为氏(
读音:Bǎigāo【源】 唐虞时之姓(60,62)。历史上极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唐、虞时之姓。” 唐,指唐尧,即帝尧;虞,指虞舜,即帝舜。未详其他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
读音:Mǎ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即玛氏(91)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