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ǔ

庾姓主要来源于官名。周时,管理粮仓的官员叫“庾廪”,其后代以官为姓。

庾姓早期活动于中原一带,如今庾姓分布以广东为多。

庾姓历史人物有北周文学家庾信,世称“庾开府”,善作诗赋、骈文,与徐陵齐名,同为宫廷文学的代表,时称“徐庾体”。

庾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三位。


【音】 又音俞(Yú)(17)。【源】 ①唐尧时封国中有庾侯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子孙以国为氏。②春秋时有庾子国,其后有庾氏(17)。③唐尧时掌庾大夫(主管斗量粟米之事),其后以官命氏(6,9,12,17)。④周时有司庾廪之官,故亦有庾氏,见《姓考》(62)。⑤代郡庾氏,世典牧畜,东晋末代国昭成帝拓拔什翼犍时归魏。匈奴浑庾部之归魏者,改为庾氏(70)。【望】 新野(17),颖川、济阳(21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庾皮,春秋时晋大夫(17,21)。庾及,北魏时河南代人,中部大人(242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、辽宁之清原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广东之新会、广西之荔浦及灌阳、四川之长寿及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壮族、彝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尧时掌庾大夫以官命氏。至春秋时周有大夫庾皮,皮子过。邑于缑氏。卫有庾公羌 (按:《左传》作庾公差; 《孟子》作“庾公之斯”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则引作 “庾公元斯”,又作 “庾公差”),望出颍川、新野、千乘、齐郡。古代露天积谷处称“”。掌庾大夫,即职掌庾廪的官员。

汉代有庾胜,武帝时杨仆裨将; 晋代有庾亮; 北周有庾信,诗人; 元代有庾天锡,大都人,戏剧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鬬缗

    读音:Dòumín【源】 楚武王时权尹斗缗之后(17,62)。

  • 读音:Zòu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山东沂水(332)、山西平陆(298)、交城(350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台湾台中、台东、云林(68、261)、云南镇雄

  • 读音:F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榑乃木名,当即榑桑,亦写作“扶桑”,以木名为氏?)或音fù。

  • 读音:piāo明有飘雄,太和人,正德中为长阳尉。(见《奇姓通》)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云南之大理,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明代

  • 读音:Bié别姓为古代别成子的后代。别姓起源及早期活动地主要在中原一带。别姓历史人物有宋朝别之杰,官至端明殿学士,加兵部尚书,擢参知政事。为人忠厚,为官清廉,不畏权贵。别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

  • 比史

    读音:Bǐshǐ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丁惹家支,又称沙玛(375),

  • 哲爾齊

    读音:Zhéěrq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尼玛察、吉林乌喇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哲尔济〕(260)。②清镶黄旗满洲护军穆克善之妻为哲尔进氏(260),〔哲尔进〕

  • 阿爾

    读音:Āěr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基默俄伍家支,四川昭觉、美姑、云南昭通、丽江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现行满族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有分布。此姓由围场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Qiú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納顔濟達

    读音:Nàyánjǐdá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“七十二种姓”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与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所收“那颜吉歹”、“那颜乞台”实为一姓之异译,故划一译作“纳颜济达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