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īng

应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之子被封于应(今河南平顶山),为应侯,子孙以封国为姓,遂为应氏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,历史上西域姓氏中有应氏。

应姓发源于河南。晋永嘉之乱后,应姓渡江南下。唐宋两代,应姓广布于黄河中下游,其发展重心已移至南方,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成为其繁衍生息之地。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地也已有了应姓人家散居。元代以后,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都有应姓人家入居,后还迁徙到了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。明初,应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陕西、湖北等地。如今,应姓尤以浙江、安徽等省为多。

应姓历史人物有应曜,汉初隐士。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,应曜坚拒。时人说:“商山四皓,不如淮阳一老!”应顺,东汉大臣。汝南南顿(今河南项城)人,以廉直著称于世。育有十子,皆有才学,极大地壮大了汝南应姓的声名。应劭,东汉人,少时博览群书,因感叹古代典籍流失,于是立志著书。著有《汉官仪》及《礼仪故事》,又撰《风俗通义》记录汉代礼仪及历史地理。应,三国魏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。他的诗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百姓对安居乐业的期盼。

应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七十五位。


周武王封应,其后以国为氏。(见《广韵》)

应氏,侯爵,武王第四子,今汝州叶县故应城是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)

▲<汉>应顺,南顿人,河南尹。<后周>应用,江南人,书法家。<清>应宝时,浙江永康人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茘菲

    读音:Lìfěi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,乃西羌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《广韵》: ‘羌复姓有茘菲氏。’一作 ‘茘非’,又作 ‘丽飞’,或作 ‘利非’。”

  • 阿木

    读音:Āmòu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越西有此姓(210)。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昭武

    读音:zhāo wǔ【源】 唐时西域康国,后改名为康居国。本姓温月氏,始居祁连山北昭武城(故城在今甘肃张掖西北),因被匈奴所破,西迁,遂有其国,支庶各分封为王,皆氏昭武,示不望本也(7,21,60)。

  • 子國

    读音:Zǐguǒ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郑穆公生子国发,其后为子国氏(4,7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郑公子发,字子国之后也,亦为国氏。”

  • 赫舍呼

    读音:Hèshèhū【综】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赫舍呼氏(256)。又,清镶蓝旗满洲兵赫稜额之妻为赫哲呼氏(260),〔赫哲呼〕似即赫舍呼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Kūn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 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姬姓。系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髡顽的后代。”② 《中国姓

  • 羡門

    读音:Xiànmé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以所居为氏。”未道其详。《仙人传》有羡门子高,相传为秦始皇时人。

  • 读音:xǔ【源】见《陈留先贤传》(7,11,12,60)。栩即柞栎,当以木名为氏(60)。 【望】陈留(17,418)。 【变】作〔挧〕(15,21),误。 【人】栩丹,汉时陈留人(15,21)。罕见

  • 读音:Chú【源】①晋魏錡食采于吕,号吕錡,又食采于厨,故称厨武子,后人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厨,春秋时宋邑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 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 【变】亦作〔厨

  • 師祁

    读音:Shīqí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有师祁氏(60,62)【人】 师祁黎,春秋时楚国人(12,17)。师祁番,汉时郎中(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归入“以官、名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