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壽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吴仲雍(即虞仲)之后有常寿氏(12,15,17,60)。②有熊氏之后有常寿氏(6,60,62)。【望】 会稽(17,418)。【人】 常寿邦,春秋时宋大夫(6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世本》 云:“有熊氏之后有常寿氏。”②郑樵注云: “姬姓,吴仲雍之后。” 以名为氏。
春秋时越有常寿·过,为大夫。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吴仲雍(即虞仲)之后有常寿氏(12,15,17,60)。②有熊氏之后有常寿氏(6,60,62)。【望】 会稽(17,418)。【人】 常寿邦,春秋时宋大夫(6)。
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世本》 云:“有熊氏之后有常寿氏。”②郑樵注云: “姬姓,吴仲雍之后。” 以名为氏。
春秋时越有常寿·过,为大夫。
读音:lú pú姜姓。齐桓公子之后。《左传》:齐有卢蒲就魁、卢蒲蔡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Yīng应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之子被封于应(今河南平顶山),为应侯,子孙以封国为姓,遂为应氏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,历史上西域姓氏中有应氏。应姓发源于河
读音:Dádélǚtā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爱不哥察儿,蒙古达德履台氏,元时仕至韶州路达鲁花赤,见《申齐文集》(399)。
读音:Xìnyó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为“信都”之讹。) 姑收录以备考。
读音:yū后汉有肥乡侯始平纡邈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Fén【综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湖南湘潭有此姓(37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
读音:Bāsāng现行藏族姓氏。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。理塘县公安局提供。按: 藏胞一般交际中称名不冠姓。且多数亦无姓。藏胞为孩子取名,有时冠以出生日期。巴桑,即星期五出生的人; 而在星期五出
读音:ān qiū【源】 春秋时莒子食邑,因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北海密县(故城在今河南密)西南有安丘城,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安邱〕(12,17)。【人】 安丘望之,汉时京兆长陵人
读音:tái出自少昊氏台骀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Wéi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为之后,以字为氏,见《世本》(12,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为〕(86)。【望】 南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云南东川(3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