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鄂爾
【源】 元时人姓。系自回鹘,巴鄂尔为地名,以地为氏(24)。【变】 一作〔八瓦耳〕(57)。【人】 阿喇勒乌苏(一作“阿剌瓦而思”),回鹘巴鄂尔氏(一作“八瓦耳”),元太祖征西域驻扎巴鄂尔之地,阿喇勒乌苏为回鹘千夫长,率其部曲降(24,57)。
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巴鄂尔本回鹘地名 (或以为国名),元太祖曾驻跸于此。阿喇勒乌苏率部归元,因 “以国为氏”,遂称巴鄂尔氏。《元史》有传。
【源】 元时人姓。系自回鹘,巴鄂尔为地名,以地为氏(24)。【变】 一作〔八瓦耳〕(57)。【人】 阿喇勒乌苏(一作“阿剌瓦而思”),回鹘巴鄂尔氏(一作“八瓦耳”),元太祖征西域驻扎巴鄂尔之地,阿喇勒乌苏为回鹘千夫长,率其部曲降(24,57)。
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巴鄂尔本回鹘地名 (或以为国名),元太祖曾驻跸于此。阿喇勒乌苏率部归元,因 “以国为氏”,遂称巴鄂尔氏。《元史》有传。
读音:Shāgǔ′a′nà高山族姓氏。台湾高山族之朱欧人有此姓。沙古,竹子名; “阿那” 是表示人名的语尾词。此当取植物名以名族,以族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高山族》。
读音:Qǐfú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乞扶为扶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17,27,70)。一说即乞伏氏之异译(70)。【人】 乞扶莫干,北魏末代北胡民,破那县,杀太守(27,24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
读音:Fúsì【源】 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)。疑系代北姓俟伏氏之颠倒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源于风姓,系伏羲的后代。” (按: 疑此乃“伏侯” 氏之讹,盖
读音:lǎn彭祖之后有览氏。(见《路史》)览,望出彭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Xiūyáng【综】 古仙人有修羊公,见《列仙传》(11,62)。亦作〔脩羊〕(17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或作“脩羊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zhàn【源】 ①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国公子完之裔孙书,字子占,其后以字为氏(6,7,9,11,17)。②清镶蓝旗满洲中书六格之妻为占氏(260),此系满洲人姓。【变】 《梦感经》作〔
读音:Sūmǎngdá羌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命不落”。本房名,以为姓。后或改为单姓“苏”,盖取“苏蟒达”之首音谐以汉字“苏”而得。
读音:Nāmùdūdū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顺治时正白旗都统瓦尔喀珠玛喇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 疑此乃那木都鲁之别译或印刷时检字有误。)
读音:Nüèmǔ门巴族姓氏,属历史上父系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 有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Dò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汉时西南夷有白狼、动粘诸种,活动于今四川汶川县以西地区,汉明帝时慕义贡献,或留中原者,以号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