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雅
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,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公子栾坚之子,公孙灶,字子雅,其后因氏(4,6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鲁季桓子之子武叔灶,亦为子雅氏(6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姜姓,齐惠公之孙公孙灶字子雅之后也。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姜姓; ②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元和姓纂》称: “鲁季桓子生武叔灶,亦为子雅氏。”此则系出姬姓。
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,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公子栾坚之子,公孙灶,字子雅,其后因氏(4,6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鲁季桓子之子武叔灶,亦为子雅氏(6,60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姜姓,齐惠公之孙公孙灶字子雅之后也。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姜姓; ②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元和姓纂》称: “鲁季桓子生武叔灶,亦为子雅氏。”此则系出姬姓。
读音:huò kē【源】 春秋时吴公族之后有或柯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吴后有或柯氏。”吴乃姬姓之国,故或柯氏亦当系出姬姓。
读音:Wūěrháng'ē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鄂谟伦(23,63)。【变】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吴尔杭阿氏(259),〔吴尔杭阿〕似即乌尔杭阿之异译。【人】 乌尔杭阿玛第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居鄂谟伦
读音:ch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明时永乐年间举人抄思,归善(故城在今广东惠阳东北5里)人(15,21,60)。湖南湘潭(373),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朔
读音:pǔ liù rú【源】 代北三字姓,即普陋茹氏(17,60,70)。西魏恭帝赐姓弘农人杨忠为普六茹氏,见《周书》。周文帝赐弘农人杨尚希为普六茹氏,见《北史》(6,9,11,12,60)。【变】
读音:Guōluó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长白山、沾河哈达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郭罗〕(180,260)。②后改为国氏(180)。【人】 清正蓝旗满洲领催马尼之妻
读音:Áo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乌拉,黑龙江等地(23,63,180,260),清驻防索伦、达虎里之打牲、萨瓦图、诺恩等地的满洲镶黄、正黄旗中均有敖拉氏(259,260)。其后
读音:Shìzhè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ùshùlǔmán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亦作〔木速蛮〕(399)。【人】 速哥,木速蛮氏,脱颖曾祖,见《元史·氏族表》(399)。脱颖,字用宾,木速鲁蛮氏,居南康。元元统元年进士,授临川县丞,
读音:chén féng帝尧陶唐氏,姬姓,母陈丰氏。(见《路史》)帝喾四妃陈丰,生帝尧,封于唐。(见《汉书·律历志》)
读音:nā sè bō【源】 唐时西域康国(即康居,约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,居民操突厥语)九姓之一。九姓皆为支庶分王,第九曰那色波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古代康国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