噲
【源】 ①哙,春秋时卫大夫采邑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燕王哙之后(8,12,17,60)。【望】谯郡(17),燕郡(418)。【人】哙参,周时孝子,见《孝子传》(7,12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音 ‘快’。姬姓,燕王哙之后。” 以名为氏,燕乃周宗室召公奭所封国,故为姬姓国。
《孝子传》有哙参,鹄衔珠与之。
【源】 ①哙,春秋时卫大夫采邑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燕王哙之后(8,12,17,60)。【望】谯郡(17),燕郡(418)。【人】哙参,周时孝子,见《孝子传》(7,12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音 ‘快’。姬姓,燕王哙之后。” 以名为氏,燕乃周宗室召公奭所封国,故为姬姓国。
《孝子传》有哙参,鹄衔珠与之。
读音:Lìzuò【综】 北魏时安乐(故城在今北京密云东北50里)人任叙,娶同郡利作氏女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云: “后汉安乐任序同郡利作氏也
读音:Èr【综】 为“贰”之简写(91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
读音:Xīlèěrj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吉林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lào【音】 又音樛(Jiū)(17)。【源】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)。【望】邯郸(17,60,418)。【布】河南潢川有此姓。【人】嫪毒,秦庄襄太后之嬖人(6,7,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
读音:Zī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黄帝之后食采于益州资中(故城在今四川资阳北)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亦见《路史》(21)。②明、清时云南陆凉州(今陆良)土知州、维摩州(今邱北
读音:Wányán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其源不一: ① “完颜”本女真部落名,世居松花江以东。既建金国,部民即以部为姓,遂有
读音:niē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60)。涅氏县,在上党郡(汉置,故治在今山西武乡西55里故城村),当以地为氏(60,62)。一说,古有涅阳县,因位于涅水(在今河南镇平西北,亦称赵河)北岸而得名,居者
读音:Huángguó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金姓。望出陇西。”掴,又音guāi。后或改单姓马、汪、赵等,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满族》。金代有黄掴·九库,彰德知府; 又有黄掴
读音:Xūliántóu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《姓氏考略》又作‘虚连题’,历史上南匈奴单于姓氏。”或作“虚连鞮”。
读音:ruò kǒu yǐn【源】 ①代北姓(27,60)。②西魏恭帝三年,赐寇儁姓若口引氏(27,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寇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