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Táng

唐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武王子叔虞封于唐,其后代以唐为姓氏。二是尧之后有唐氏。三是伊祁姓燮父之后封于唐,后为楚所灭,子孙以唐为氏。四是少数民族姓氏,三国时陇西羌族有唐姓。

唐姓发源地至少有四处:陕西、山西、豫鲁(今河南、山东间地)、湖北。上述地区后来成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带,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。秦汉时,唐姓分布于江苏、江西、四川、广东、安徽、浙江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山东、湖北等地。魏晋南北朝时,唐姓南迁,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。隋唐时,唐姓入闽。宋元时又有唐姓迁居南方,由北方而来的唐姓已大量居于南方。明清时,又有唐姓人移居台湾,远徙海外。今日唐姓尤以四川、湖南、贵州、山东、安徽、广西等省区居多。

唐姓历史人物有唐慎微,北宋医药学家。他在《补注神农本草》和《图经本草》的基础上,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,写成《证类本草》,总结了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。唐寅,字伯虎,明画家、文学家。生性放浪不羁,时用“江南第一风流才子”印。擅画山水、花鸟、人物,笔墨秀润峭利,景物清隽生动。工笔、写意俱佳。与祝允明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又与文徵明、沈周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。唐顺之,明文学家。学术精深,知晓天文、地理、兵法、音乐、数学等。崇尚唐宋散文,被称为“唐宋派”,主张诗文要有继承和发展,直抒胸臆,不落俗套。

唐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六十四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祁姓。帝尧初居陶(故城在今山西永济北),后徒唐(故城在今河北唐县),故称陶唐氏。其裔封为唐侯(此唐故城在今山西翼城南),周成王灭唐,子孙遂以国为氏(7,11,12,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成王灭唐,以其地封弟虞叔,虞叔之裔燮父之后别封于唐(故城在今湖北随州西北90里之唐县镇),其地近于楚,为楚所灭,子孙亦以国为氏(7,12,17,60)。③汉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,见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(60,63)。④陇西羌人姓,见《三国志·郭淮传》(60,63)。⑤元时西域畏兀人(即今维吾尔族先人)唐仁祖,字寿卿,其祖名唐古直,子孙因以唐为氏(23,57,63)。⑥清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塔塔喇氏、唐古氏、唐尼氏、唐佳氏等后均有改姓唐者(180,181,183,184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⑦土族拉什唐氏,汉姓为唐(195)。⑧瑶(118,123,225)、彝(130)、苗(104)、蒙古(318,344)、土家(387)、东乡、回、黎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北海(17),晋阳(418),鲁国、晋昌(60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65%,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。尤以四川。湖南、贵州、山东、安徽、广西等省区多此姓,上述6省唐姓约占全国汉族唐姓人口60%。【人】 唐苟,春秋时郑国大夫(7,21)。【它】 日本侵占台湾时期,台湾唐姓曾被迫改姓日本姓唐泽、唐田等,1945年台湾光复后即恢复唐姓(65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湖北之监利,云南之陇川、泸水、河口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回、壮、苗、瑶、黎、彝、水、土、布依、哈尼、仡佬、毛难、土家、朝鲜、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祁姓,亦曰伊祁,出陶唐氏之后。尧初封唐侯,其地中山唐县是也。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。至夏时,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。累孙犹守故地。至商,更号豕韦氏,周复改为唐公。成王灭唐,以封弟叔虞,号曰唐叔,乃迁唐公於杜,降爵为伯,今长安杜城是也。周之季世,又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。以奉尧嗣,其地唐州方城是也。《传》 曰: 自虞以上为陶唐氏; 在夏为御龙氏; 在商为豕韦氏; 在周为唐杜氏。” 依郑樵所注,“唐氏有二”: 或为尧后,以封地为氏,系出祁姓,亦曰伊祁。或为晋后,“周以 (唐) 封晋,此晋之唐也。”亦以封地为氏,系出姬姓。(按: 《姓氏考略》引此而有所脱误,且断句不确,故不从其说。) ②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 注云: “白狼王有唐氏。” ③又据 《三国志·郭淮传》 注云: “陇西羌亦有唐姓。” ④或为元代蒙古族辉和尔氏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以名为氏》载: “元唐仁祖,因其祖名唐古直,子僚,因以唐为氏。” 又云: “ 《列传》 唐仁祖,辉和尔人,祖曰唐古直,子孙因以为氏。” ⑤或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。清代满族唐佳氏、他塔剌氏、汤务氏、唐尼氏或改为单姓唐氏。见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⑥土族之唐姓,来自拉什唐·孔,即拉什唐人,汉意为牧山羊的人,后以为姓。或为单姓 “”。盖取 “拉什唐” 之尾音,谐以汉姓 “” 而为单姓。

春秋时郑有唐苟,为大夫; 宋代有唐慎微,华阳人; 明代有唐寅,字伯虎,画家; 又有唐顺之、唐那虎 (黎族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本答失蠻

    读音:Běndāshīmán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氏。元著名诗人萨都刺本姓此氏。”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所注 “本答失蛮氏”意为 “本来姓答失蛮氏”

  • 室利

    读音:Shìlì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宋史》收载,其注称:“宋有室利乌耶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參烈寳昆邪

    读音:Cānlièbǎokūnxi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Xū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及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或系吀姓误写所致,后世遂为氏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福建(92)、上海嘉定(35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

  • 读音:n/An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屏东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diǎn【源】 ①古帝太昊(即伏羲氏)取少典氏,其后袭封者,以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②司典籍者之子孙以为氏,如籍氏之类(60,62)。【望】 陈留(17,21,60,418)。【

  • 祝和

    读音:zhù hé【源】 祝融之后有祝宗氏、祝和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姓谱》注云: “即祝龢氏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则云:“据 《路史·前记》

  • 温察喇

    读音:Wēnchálǎ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有载,未道其详。

  • 读音:Lài赖姓的来源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一是出自姬姓。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于赖国,后为楚国所灭,其国人遂以赖为姓。二是源自姜姓。炎帝后裔赖山氏东迁至河南建立赖国,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。赖姓发源

  • 读音:wèi【源】 ①汉时已有此姓。未央知天文,见李淳风《乙已占》(21,26,62)。 ②唐时吐蕃族姓。吐蕃尚恐热,姓未,名农力(11,17,60)。未一作末(60)。 ③回族姓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