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Xiàng

向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周代有向国,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,成为向姓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宋桓公有子名肸,字向夫,后世便以向为姓。

一般认为向姓发源于今河南商丘一带。在先秦时期,向姓已南至湖南,西入陕西。魏晋时期,向姓在北方发展得尤为昌盛,并形成了向姓河南郡望、山阳郡望、河东郡望。如今向姓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湖南省为多。

向姓历史人物有向宠,三国蜀汉时任牙门将。后主建兴元年,封都侯,任中部督,典宿卫兵。诸葛亮曾赞扬他的才干,后升为中领军。熙三年率兵南征汉嘉(今四川雅安北)时,遇害。向秀,魏晋之际哲

学家、文学家,竹林七贤之一。好读书,喜谈老庄之学,当时《庄子》一书虽有流传,但认为过去的旧注“莫能究其旨统”,曾注《庄子》一书,可惜未注完就过世了,郭象则承其《庄子》余部,成书《庄子注》三十三篇。诗赋著有《思旧赋》。

向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三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桓公之后,公子肸,字向父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6,7,9,17)。②系自祁姓。春秋时附庸之国,后灭于莒,子孙以国为氏(7,12)。一说,春秋时向国为炎帝之裔,姜姓(11,17)。古向国故城在今山东莒县南。③清满洲人姓,世居匣塔子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清时湖广施南、古时巴地之土司为向姓(72)。⑤侗(113)、彝(130)、土家(175)、苗(135)、蒙古、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河南、山阳、河东(7,21,60),河内(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湖南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向姓人口40%。【人】 向戍,春秋时宋左师(15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鸡泽,山西之太原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金溪、崇江、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、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壮、黎、傣、苗、仡老、门巴、土家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其源不一: 郑樵注其二: ① “祁姓,附庸之国,今沂州古向城是也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②又,“宋桓公之后。公子肸字向父,其后以字为氏。” 此当系出子姓。③ 《中文大字典》 据《史记·三皇纪》 注云: “炎帝神农氏,其后有向,皆姜姓之后,并为诸侯,或分为四岳。” ④土家族之向姓,为 “” 氏所改。

《姓氏词典》音xiǎng,不从。

春秋时宋执政向戌 (按: 向戌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向戍”,误)。三国时蜀有向宠,为牙将; 晋代有向秀; 清代有向腾蛟,慈溪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母丘

    读音:Wúqiū/Muchiu【源】 毋邱一作母邱(17)。邱即丘。亦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母邱〕(17)。②后改为母氏(17)。

  • 读音:jī【源】北魏时改俟畿氏为畿氏,系夷狄大姓(6,9,11,12,17)。姚薇元认为,畿氏必几氏之误。且太和(北魏孝文帝年号)改姓,原为汉化,所改必假汉姓无疑,中国有几氏而无畿氏(70)。 【望】

  • 那木都督

    读音:Nāmùdūdū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顺治时正白旗都统瓦尔喀珠玛喇,姓此氏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 疑此乃那木都鲁之别译或印刷时检字有误。)

  • 读音:Hú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1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据 《姓苑》 收载,其注云:“极罕见姓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X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今台湾高雄、台南(68,261)、甘肃康县、云南江川(444)等地均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甘肃省、云南省《革命烈士英名录》注云: “今甘肃康县、云南江川县有此

  • 于類

    读音:Yúlèi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古诸侯国,以国为氏。一作 ‘干类’。”而其注“干类”据《路史》云: “青阳取干类氏,生少昊,后有干氏、类氏。”盖“干”、“于”

  • 读音:Xiè谢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邑名为姓。周宣王时申伯作邑于谢,其后人便以谢为姓。二是以国名为姓,源于任姓。黄帝之后,任姓别为十族,谢即其一。三是改姓。卫州人谢偃本为鲜卑族人,姓直勒

  • 古祖

    读音:Gǔzǔ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古侯雕惹家支(375)。

  • 阿爾拉特

    读音:A-'ěrlātè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(318)。

  • 拓王

    读音:Tuòwáng【源】 ①拓王本高丽族之一小国,归魏后,以国为氏(70)。②北魏伏波将军王罴,镇武川,孝昌三年赐姓拓王氏,见《周书·王盟传》(6,12,27)。③汉司徒王允之裔王思政,西魏废帝二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