凱烈
【源】 凯烈即克烈之异译,清时称喀喇,为部落名,其先为汉时高车部人。以部为姓(23)。【变】 ①亦作克烈(79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喀喇(24)。 ②元时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,凯烈氏,子孙因其名有兰字,遂以兰为氏(57)。【人】 诸都剌(亦作暗都剌、温都尔),凯烈(一作喀喇)氏,元至顺中累迁襄阳路达鲁花赤,元统初官益都路总管(24,57,61,399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益都路总管谙都刺,姓此氏。”
【源】 凯烈即克烈之异译,清时称喀喇,为部落名,其先为汉时高车部人。以部为姓(23)。【变】 ①亦作克烈(79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喀喇(24)。 ②元时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,凯烈氏,子孙因其名有兰字,遂以兰为氏(57)。【人】 诸都剌(亦作暗都剌、温都尔),凯烈(一作喀喇)氏,元至顺中累迁襄阳路达鲁花赤,元统初官益都路总管(24,57,61,399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益都路总管谙都刺,姓此氏。”
读音:Zīm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 “汉有御史兹母常。” (按: 兹母,当即 “兹毋”,音zīwú,姑兼收以备考。)
读音:Lāchádài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剌乞歹”。
读音:E-bùsù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彤韶之妻为阿布苏氏(260)。
读音:Wéiyíng【综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xū【音】 又音Rú(17)。【源】 春秋时郑成公之兄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元和姓纂》(17,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音 ‘须’。
读音:hóu jǐ后魏有侯几氏,以部落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Kězhūhú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可朱浑氏。”
读音:Yānzhī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阏氏,汉时匈奴单于之妻的称号。” 后世或有以此为姓者?
读音:Lǎzhǔn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 收载,原意为 “鹰”,汉姓为 “张”。本汉人融入阿昌族。
读音:Jūjiū【源】 相传高阳氏之臣有且鸠氏,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【变】 后改为且氏,见《姓苑》(17,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