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Féng

冯姓的来源大致有两个。一, 是源于周文王之后, 他们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高公, 他的后代封在魏地, 其子孙采食于冯城, 后来, 这一支子孙以邑为氏, 就是冯氏。二, 冯姓是“郑大夫冯简子之后”。冯简子是春秋后期郑国大夫, 他博学多才善于治国理政。其后代遂以冯为姓, 主要居于今河南新郑。

先秦时期, 冯姓已有徙居今山东者。至西汉文帝时, 冯姓族人有徙居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 的, 并且成为当地望族。在三国以前, 冯姓族人已经分布于今山西潞县, 山东淄博, 陕西西安, 四川射洪、中江、渠县和湖北公安等地。另一支河南冯姓则广布于河南内黄、宝丰、焦作、南阳、安阳、唐河及湖阳等地, 其中湖阳冯姓成为当时著名的大族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 冯姓大举南迁, 进入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等地, 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望族。冯姓族人在唐宋时期又有两次大规模南迁, 后散居于江南广大地区。在元明清时期, 冯姓族人进入广东、福建、台湾等地, 有的还远居于海外。如今, 冯姓在我国分布广泛, 主要分布于广东、河南、河北、江苏、山东和云南等地。

冯姓历史人物有明代文学家冯梦龙, 他的《喻世名言》《警世通言》《醒世恒言》与凌濛初的《初刻拍案惊奇》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合称为“三言二拍”。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冯云山, 被封南王, 称七千岁。近代有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。

冯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九位。


毕公高之后,食采于冯城,因而命氏。(见《广韵》)

冯氏出颍川者,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;出上党者,左将军冯奉世之后;出长乐者,宜都侯冯参之后;出京兆者,燕王冯宏之后;出弘农者,而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;出河间者,唐监察御史冯师古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猜你喜欢

  • 韩厥

    读音:hán jué韩献子厥支孙以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读音:Gò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长垣有此姓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都爾勒

    读音:Dūěrlè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库穆图村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、库鲁穆图村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mán芈姓荆蛮之后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)

  • 大羅

    读音:Dàluó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为官名,以官为氏。郑樵注云: “《周礼》‘罗氏掌罗鸟兽’,秦有将军大罗弘。”

  • 读音:yuán【源】 ①战国时魏侯支庶新垣氏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 ②垣,秦邑,属略阳郡,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21,60)。略阳垣氏,氐人,见《宋书》(242)。【望】 下邳(1

  • 读音:Zhēn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古今姓氏收辨证》注云:“黄帝子得姓者十四人,其一曰蒧氏。”邵氏《姓解》曰:“蒧与箴皆音‘针’。”疑葴、蒧、箴,本一姓,传抄之误,后因

  • 读音:Duò/Dueh,Dw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沂水(332)、台湾嘉义(68、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读音:Jī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广韵》云: “嵆,姓也,出谯郡。”(按:嵆,当为嵇之异体字,故嵆氏当与嵇氏同。详见“嵇”条。)

  • 安駱

    读音:Ānluò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尔恩阿尔安恩家支,四川普格有此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