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伊耆

伊耆

读音:yī qí

【源】 ①即伊祁氏,古帝尧之号也,其后因以为氏(7,11)。②伊耆为古帝号,后王识伊耆之德,故作为官名,其后以官为氏,见《周礼·秋官伊耆氏郑注》(60,62)。【望】 平阳(17)。【人】 伊耆苟,一作伊祁苟(11),北魏孝文时怀州民,自称尧之后裔,聚众于重山,后为洛州刺史讨灭(7,17)。伊耆玄解,一作伊祁玄解(11),唐时处士(11,17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竹书纪年》 云:“炎帝神农氏,其初国伊,又国耆,合而称之,又号伊耆氏。”其引《路史·三皇纪》亦云: “炎帝神农氏,姓伊耆,名轨。” 此当出自姜姓。② 《辞源》 注云:“复姓,相传为帝尧之后。亦作 ‘伊祈’、‘伊祁’。”③或以命官,以官名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周礼·秋官》 ‘伊耆氏’ (郑注): ‘伊耆’,古王者号。后王识伊耆之德,故以名官。今姓有伊耆氏。”

北魏孝文帝时有伊耆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án【源】 镡氏有Tán、Xún二音,见《正字通》(63)。参见镡(Xún)姓。【人】 镡显,汉时豫州刺史(21)。镡鉴,明时威县人,宣德己酉举人,任广西太平府知府,见《正字通》(63)。现

  • 博倫岱

    读音:Bólúndài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瓦尔达之妻为博伦岱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pú【源】占城国人姓,见《宋史》。占城国在今越南中部。入居中国者以莆为氏(60,62)。 【布】北京(91)、浙江江山(325)、台湾花莲、基隆(68,261)、四川成都(91)、灌县、乐山、河

  • 吐斤

    读音:Tǔjīn【综】 魏晋时胡人姓。北魏时柔玄镇兵吐斤洛周,率其党与复寇幽冀,怀朔镇将葛荣攻杀吐斤洛周,尽有其众,见《梁书·侯景传》(42,70)。孝昌元年秋八月柔玄镇人杜洛周率众反于上谷,见《魏书

  • 读音:chūn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宣王之臣有春子,名卫,见《尚书大传》。又,齐有春居,一作香居,见《吕氏春秋》。均在黄歇之先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1)。 ②战国时楚相黄歇,号春申君,其后有春氏,见《风

  • 納思馬立

    读音:Nàsīmǎlì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
  • 读音:chǒng见《姓苑》。▲<三国蜀汉>宠羲,长史。<五代>宠令图,中门使。

  • 色佳

    读音:Sèji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闲散舍英之妻为色佳氏(260)。

  • 叔鱼

    读音:shū yú羊舌鲋,字叔鱼,后以字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读音:shàng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上之登之后。上之登为邢公之御(驾车人)(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7,21,24)。【布】 山东沂水(33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四川汉源(336)、安徽淮南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