丶
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
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
读音:Wàilá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乌拉岱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Yǎlǔt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佛常之妻为雅鲁特氏(260)。又,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海福阿之妻为雅鲁忒氏(260),〔雅鲁忒〕似即雅鲁特之异译。
读音:Duǒ’érzhī/Dorji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朵儿只(Dorji)为元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。如甘肃行省平章朵儿只班,湖广行省左丞相朵儿只的斤(399)。疑“朵儿只”非姓,今姑录此备
读音:bì【音】 亦音佛Fú(7,9,17)。【源】春秋时晋大夫郤至之车右茀翰胡之后(7,26,60)。【变】一作佛(7,60)。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山东济阳有此姓。【人】战国齐宣王时有
读音:Luósānɡ【综】 藏族姓。原居西康巴安(即今四川巴塘)(255)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亦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Chángqi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即商丘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常邱〕(17)。【人】 《风俗通》有常丘崎(9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
读音:Sh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é何姓来源有两个。一是源自韩姓。周武王弟叔虞封于韩(今山西河津东北),秦统一后,韩氏后人散落于江淮各地,“何”作为姓是“韩”的误读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姓氏和他族改姓。何姓在早期主要分
读音:Xíl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席鲁特,地名,以地为氏(23)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【变】 清蒙古正白旗,驻防杭州蒙古正白旗中均有西鲁特氏(61,72,256),蒙古正白旗、满洲正红旗有
读音:Shuàilínggān【源】 苗姓有帅灵干氏,见《南中纪闻》(76,9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