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中行

中行

读音:zhōng xíng

【源】 春秋时晋国公族隰叔之后。晋公族逝敖生荀林父,晋文公作三行以御狄,荀林父统率(即中军),谓之中行桓子,其后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4,6,7,17)。 【望】河东(17,62,418)。 【人】中行彪,汉时谏议大夫(17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晋公族隰叔之后也。荀林父将中行 (按:即 ‘中军’),故曰中行父。”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作三行以御狄,荀林父将中行,屠击将右行,先蔑将左行。”此以官为氏,系出姬姓。

春秋时晋有中行·寅,为大夫; 汉文帝时有中行·说,宦者; 又有中行·彪,谏议大夫。
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音zhōngxíng,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仲梁

    读音:zhòng liáng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有仲梁氏(60,62)。【变】 《韩非子》有〔仲良〕氏,或即仲梁氏(17,60)。【人】 仲梁怀,春秋时鲁大夫(6,9,11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

  • 燭龍

    读音:Zhúlóng【综】唐时吐蕃部姓,有烛龙莽布支,见《唐书》(51,62,63)。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吐蕃有烛龙氏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读音:bǐ【源】 古有鄙国,后因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鄙,古国,后以为氏。” 又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 “周朝有

  • 读音:Xuē【综】 《旧唐书》吐蕃大臣禄东赞,姓蒆氏,其子钦陵等皆专国政(7,51,63)。而《新唐书》译作薛(50,84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注云: “吐蕃姓。唐吐

  • 读音:Xià夏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号为姓氏,源于妫姓。周封夏后于杞,其不得封者以夏为姓。二是以祖辈名为姓氏,源于妫姓。陈宣公的儿子子西,字子夏。其孙征舒以祖父之字为姓,称为夏征舒,其后

  • 博坡

    读音:Bópō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比耿麻纽家支(375)。

  • 禺彊

    读音:Yúqi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禺彊氏后有彊氏。” 禺彊,黄帝玄孙。其后有禺彊氏,或为禺氏、彊氏、强氏,此以名为氏。

  • 東門

    读音:Dōngmén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公子遂,字襄仲,居鲁东门,号东门襄仲,因以为氏(7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齐公族有东门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【望】济阳(17,418)。【布】河南

  • 胥門

    读音:Xūmén【源】 春秋时吴大夫胥门巢居胥门,以所居为号,其后遂为胥门氏(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据《左传》 注云: “吴大夫胥门巢之后也。”以地为氏。《中

  • 也可林合剌

    读音:Yěkělínhélá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也可林合剌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伊克埒哈喇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