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Dīng

丁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姜太公之子伋,谥号为丁公,子孙以其谥号为姓,称为丁姓。二是为丁侯的后裔。丁侯为殷商诸侯,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不从而被周所灭,其祖孙散居各地,部族以丁为姓氏。三是改姓而来。三国时孙权因孙匡犯军法,将其从孙姓中分离出去,改丁姓。

丁姓最早发源地为山东。秦汉时,丁姓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、江苏、河南境内,河北、陕西、广西、湖北、广东等省也有少量丁姓分布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南方丁姓以江苏南部及浙江大部分地区为丁姓繁衍的主要区域,北方丁姓族人仍以山东、河南为中心繁衍生息。唐时,丁姓有入居福建、广东者。清时,丁姓有移居台湾者,后徙居泰国、新加坡、美国等地。今日丁姓尤以江苏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山东、江西、浙江、贵州、吉林、辽宁等省为多。

丁姓历史人物有丁谓,北宋真宗时任右谏议大夫,后升至宰相,被封为晋国公。他以怀柔政策对待少数民族,促进了社会稳定。为政轻徭薄役,爱民如子,深受百姓爱戴。丁敬,清代篆刻家,喜好金石文字,善鉴别,尤精刻印,开创了“浙派”篆刻,被誉为“西泠八家”之首。代表作有《武林金石记》《砚林诗集》。丁汝昌,清末民族英雄,北洋水师提督。甲午战争爆发后,在与日军威海卫一役中,他力战不胜,拒降而自杀殉国。

丁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七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《太公金匮》载,周武王伐纣,丁侯不朝。丁姓始此(11,17,60)。当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系自姜姓,齐太公之子伋谥丁公,支孙以丁为氏(7,9,12,15)。③三国时吴国孙权因族人孙匡烧损茅芒,致乏军用,别其族为丁氏,见《三国志·江表传》(60,69)。④宋时有无赖子于庆,欲依附丁谓(淳化进士,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昭文馆大学士,晋国公)。一老儒教其改姓丁,后果得意,见《枫窗小牍》(60,62,69)。⑤明时西域人多名丁,入中原后,遂以名为姓(60,69)。⑥明时赐元人丹珠尔姓丁名顺(24)。⑦清时满洲人姓,世居辽阳(23)。⑧彝族姓(130)。彝族尼质氏,汉姓为丁(132)。⑨清时高丽人姓,世居辽宁恩山(260)。⑩瑶(118)、鄂伦春(191)、傈僳(205)、东乡(211)、土家(387)、保安、回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济阳、济阴、陈郡、谯国、扶风、西河(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%。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山东、江西、浙江、贵州、吉林、辽宁等省多此姓。上述11省之汉族丁姓约占全国汉族丁姓人口72%。【人】 丁复,始为赵将,后从刘邦入关,定三秦,破项羽,拜将军,封阳都侯(15,6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乐亭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内蒙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,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回、鲜、京、傈僳、鄂伦春、东乡、保安、彝、侗、苗、土家、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太公金匮》 云: “武王伐纣,丁信不朝。丁姓始此。” ②郑樵注云: “姜姓。齐太公生丁公伋,支孙以丁为氏。” 归“以次为氏” 之列。(按: 谥法虽始自周,周自文王以后世称谥。是时诸侯犹未能遍及晋鲁大国也。鲁再世伯禽称鲁公; 晋再世燮父称晋侯; 曹、蔡皆四世未称谥; 齐再世伋称丁公、三世得称乙公、四世慈毋称癸公、五世哀公不辰,而后称谥。则知所谓丁公者、长第之次也。《元和姓纂》、《姓氏考略》 皆 “以谥为氏”,不确。) ③为孙姓所改。《三国志·吴志》 注引《江表传》 载: “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,别其族为丁氏。”④或为于姓所改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枫窗子牍》 载: “宋有无赖子于庆,欲依丁谓。一老儒教其改姓丁,后果得意。” ⑤或出自回纥族。杨士奇《东里文集》 载: “丁鹤年,其先西域人 (按: 实回纥族),西域人多名丁,既入中国,因以为姓。” 又:《中国人的姓名·回族》 称: 回族之丁姓,来自阿拉伯文 “底尼”,意为宗教,促读 “” 音。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男子,为了表示对宗教的虔诚,常在名字之后缀以 “底尼” (丁),如伊普迪哈鲁丁、奕赫抵雅尔丁、荻独步丁、职马禄丁 (丁鹤年之父)、吉雅漠丁(丁鹤年之从兄) 等,其后皆以丁为姓。又,现代保安族之丁姓,亦源于此。其先有名 “加麦丁丁”者,意为宗教之美; 或名 “努尔丁”,意宗教之光。后取其尾音谐 “” 字而为单姓。⑥为明代元人名字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赐姓》:“明赐元人姓名:丹朱尔曰丁顺。” ⑦清代高丽族亦有丁氏,世居思山县地方,见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。

汉代有丁义、丁固; 三国时吴有丁奉,大将军;唐代有丁公著; 明代有丁养浩,成化进士; 清代有丁汝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宜特黑

    读音:Yítèhēi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宜特黑隆福,清满洲正红旗人,嘉庆年间历任哈密办事大臣、库车办事大臣、宁夏将军(254)。

  • 读音:Fú符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,出自姬姓,是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。战国时鲁顷公之孙公雅,后在秦国担任符节令,其后人便以符为姓。二是源自改姓。前秦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,族人为避祸遂

  • 元咺

    读音:yuán xuǎn【源】 春秋时卫有元咺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当系卫大夫元咺之后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 (春秋)卫有元

  • 读音:Zhōng/Jong,Jung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63)。

  • 读音:Zhuō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考》注云: “为卓姓所改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读音:xún【源】 春秋时晋逝遨之后有旬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郇姓去邑为旬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山东新泰(359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

  • 勒燙

    读音:Lètàng【综】 黎族姓。意思是龙的孩子,居海南东方,汉姓为梁(216)。

  • 哈玉特

    读音:Hàyùtè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重福之妻为哈玉特氏(260)。

  • 史朝

    读音:shǐ cháo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史朝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及《世本》(6,7,11,12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史晁〕,晁、朝,古相通(6,7,12,17)。【人】 史朝朱驹,春秋时卫大夫

  • 畢蘭齊

    读音:Bìlánqí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雅忻哈之妻为毕兰齐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