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侣斋集
三卷。清孙勷(约1700前后在世)撰。孙勷,字子未,一字予未,号峨山,又号诚斋,山东德州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进士,官大理寺少卿,终至通政司参议,为人性简傲,不谐于俗。本集诗一卷,文二卷,集中《石丈》诗云:“山鬼矜伎俩。此老如不闻。或具袍笏拜,此老亦不尊。坦然自高卧,雨蚀青苔痕。”以诗自寓。有康熙间刊本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入存目书著录。
三卷。清孙勷(约1700前后在世)撰。孙勷,字子未,一字予未,号峨山,又号诚斋,山东德州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进士,官大理寺少卿,终至通政司参议,为人性简傲,不谐于俗。本集诗一卷,文二卷,集中《石丈》诗云:“山鬼矜伎俩。此老如不闻。或具袍笏拜,此老亦不尊。坦然自高卧,雨蚀青苔痕。”以诗自寓。有康熙间刊本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入存目书著录。
无卷数。不著撰人。此书掇取宋人杨甲《六经图》中的部分,摭拾冯继先、苏轼、郑樵诸家之说,厘为一书,列目一百二十二,卷首为十二公年谱;中间是列国世次、舆地山川名号及《经》、《传》所载名物典故,皆有图说;卷
六卷。清赵佑撰。《尚书》多异读,所以异义繁滋。赵佑此书正是有感于此,而特从《尚书》的注疏、释文及诸家讲义中摘出与蔡传相出入者,折衷为之考订。如“平秩南讹”一条,此书引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曰:“‘南讹’作
三十六卷。姚思廉、姚察(均见前篇)撰。唐太宗贞观三年,姚思廉受诏撰梁、陈二史,魏徵总领其事。他是根据其父旧书稿,又采择史著撰成。陈朝是南朝的一个小朝廷,统治仅三十三年历史,全书只三十六卷,是《二十四史
一卷。明陆树声(详见《汲古丛语》条)撰。此书成于万历四十二年(1614),书首有陆树声于万历十八年(1590)所作的叙,当时陆树声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了,又因此书为其杂抒所见,所以取名为《耄余杂识》
三卷,明程敏政(1445-1500)撰。敏政字克勤。安徽休宁人。十岁时巡抚罗绮以神童举荐他到翰林院。成化年间中进士,由编修历左谕德,后又任东宫侍讲。弘治十二年(1499年),程敏政以礼部右侍郎与李东阳
① 二十六卷。清陶南望撰,陶南望字逊亭。上海(今上海市)人。生卒年与事迹不详。此书成于康熙年间。书中记草书家从秦程邈记起,至明代朱克诚,共三百四十一家。其草法分韵编次,平、上、去三韵部分是陶南望亲辑。
三卷。清彭孙贻(生卒年不详)孙贻字仲谋,一字羿仁,浙江海盐人,工诗,有《茗斋集》、《五言妙境》、《流寇志》、《方士外纪》、《彭氏旧闻录》等。该表记明末忠臣义士共四百余人,详略不一,间有论断。所记诸臣行
六卷,卷首一卷,卷末一卷。清郝明龙辑。明龙,明清之际江苏江都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此书所辑为其父郝景春事迹。景春字和满,崇祯间官任房县知县。崇祯十二年(1639年),张献忠农民军于谷城再起,攻打房县,
六卷。清刘健撰。刘健,字汝嘉,江西南昌人。其父刘崑,顺治十六年(1659年)进士,吴三桂叛清时为云南同知。他曾著有《吴三佳传》和《滇变记》二书。吴三桂在云南举起反清旗帜后,曾胁迫刘崑投降。刘崑不为所屈
见《佛家历代通载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