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顾氏音学五书

顾氏音学五书

三十八卷。清顾炎武(1613-1682)撰。顾炎武字宁人,初名绛,明亡改名炎武,居亭林镇,因号亭林,自署蒋山佣,江苏昆山人。明末诸生。康熙年间,诏举博学宏词,修明史,力辞不就。炎武学识渊博,精于考证,开清代朴学之风。对国家典制、郡邑掌故、河漕兵农、音韵训诂等无一不精,著述宏富。主要著作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、《东京考古录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以及《音学五书》等。《音学五书》为顾氏研究古音韵学的重要成就,是清代古音学的奠基之作。顾炎武对古音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,对后学影响深远。在理论上,顾氏推崇唐陆德明的“古人韵缓,不烦改字”,以及明陈第古今音异的观点。他力主从古音的客观实际归纳古韵部,树立研究古音的正确观点。提出古韵入声应配阴声之说,实为古音研究的一大发明,也为后学所遵循。在古韵研究中,首创“离析《唐韵》”的归纳方法。这种方法与前人仅就今韵合并成古韵有着本质的不同。自此,清代古韵学家承顾氏以后,对古韵的分部更为细密。在实践上,顾炎武在全面考证《诗经》九百余个韵字的基础上,同时参证楚辞和先秦经传、诸子,汉魏六朝韵语、串联归纳,定古韵为十部。顾氏的划分虽比较粗疏,但大体上反映了古韵的实际。由于顾氏精于考古,疏于审音,因此归类有不够妥当之处。《音论》成书于崇祯十六年(1643年),全书十五篇。考定唐宋用韵沿革的《唐宋韵谱异同》一书,主陆德明“古人韵缓,不烦改字”之说。主陈第“古诗无叶音”,认为古有四声,《广韵》以入声配阳声是错误的等观点,为古韵学上的创新之说。《诗本音》据《诗经》韵字与《广韵》二百零六韵相比勘,以求古韵的分合。《易音》据《周易》韵文以求古音。顾氏认为《周易》的用韵与《诗经》的用韵有所不同。主要是方音的不同。顾氏对方音的注意,确实是难得之举。《唐韵正》以古人用韵正《唐韵》误读之音。顾氏认为,《广韵》与《唐韵》一脉相承。名之为《唐韵正》,实际上订正的是《广韵》音。在书中,顾氏离析《唐韵》以求古韵的分合,据历代用韵异同说明语音的流传,用文字谐声以求古韵分合,其方法是具开创性的。不过书中浓郁的泥古思想,以及取韵下限过宽的作法影响古韵分部的准确性。《古音表》分古韵十部,其中四部歌、阳、耕、蒸在清代古音学中被视为定论。《音学五书》目录:《音论》三卷,《诗本音》十卷,《易音》三卷,《唐韵正》二十卷,《古音表》二卷。有明崇祯十六年(1643年)张绍手写、符山堂初刻本,后有观稼楼仿刻本。1982年中华书局据观稼楼仿刻本重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游燕集

    二卷。小草斋稿一卷。明谢肇淛(1567-1624)撰。肇淛字在杭,福建长乐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)进士,官至南京刑部主事、兵部主事、兵部郎中。历云南参政、广西按察使、布政使。著有《北河纪》、《纪余》

  • 西村省己录

    二卷。明顾谅(生卒年不详)撰。谅字希武,上虞(今浙江省上虞县)人,西村乃其别号,洪武中以荐为无锡县教谕。该书所录,皆关于修省之论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其“大旨醇正,词亦平近易晓,然持论未免稍迂”。此书一

  • 国文法草创

    一卷。近人陈承泽(1885-1922)撰。承泽字慎侯,福建闽侯人。年轻时曾中乡举,后游学日本,归国后主要从事编辑工作,并致力于汉语语法研究,是书系语法理论著作,提纲举要仅5万字,叙述多于例证,议论多于

  • 支子固先生汇辑异林

    见《异林》。

  • 海门诗钞

    ① 十三卷。清李符清(1751-?)撰。李符清,字仲节,号载园。广东合浦人。乾隆四十八年(1783)举人。官开州知州。此集编年而不分体。首为翁方纲、法式善、洪亮吉、张问陶、赵希璜、宋湘、冯敏昌诸人题辞

  • 夏小正注

    ①四卷。清李聿求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聿求,字五峰,浙江海盐(今浙江海盐)人。诸生,布衣终身,著《后汉书儒林传补》、《桑志》及是书行于世。是书分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卷,按月书写,先经后传,又次为注;逐节连写

  • 钟律书

    一卷。汉刘歆撰。辑佚书,清黄奭辑。刘歆字子骏,后名秀,字颖叔,曾与父刘向校秘书,集六艺群书为《七略》。曾欲立左氏春秋、毛诗、逸礼、古文尚书等于学官,颇受讥讪。王莽时,被引为国师。莽征天下知晓钟律者百余

  • 上谕成语

    十二卷。无撰者姓名。书前后亦无序无跋。此书体例,与《清文典要大全》相同。专为京外的各部旗衙署,翻译上谕批旨,及折奏公牍所需。此书依《康熙字典》的部首排列。集各种例行清语,皆以词语的第一字为纲。其语句不

  • 榕园词韵

    一卷。清吴宁撰。宁字子安,浙江安盐人。是书所以订补沈去矜词韵之作,而上去分列,不统乎平入。分三十五韵部:(一)平声东冬钟;(二)平声江阳唐;(三)平声支脂之微齐灰;(四)平声鱼虞模;(五)平声佳皆咍;

  • 今本仓颉篇

    三卷。清孙星衍(1753-1818)撰。星衍字伯渊,一字渊如,号季述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。乾隆五十二年(1787)进士,官山东按察使,布政使。专力经史、文字、音韵、训诂之学,工篆隶,精校勘,主要著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