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音韵学通论

音韵学通论

八篇。马宗霍撰。马宗霍(1897-1976)名承堃,以字行,湖南衡阳人。师事章太炎,历任交通大学、湖南大学等校教授。精文字音韵之学。尚著《文字学发凡》、《中国经学史》、《说文解字经考》、《说文解字引群书考》、《说文解字引方言考》、《说文解字引通人考》、《淮南子参证》等。是书凡八篇:-《元音篇》、二《变音篇》、三《古音篇》、四《广韵篇》、五《反切篇》、六《四声篇》、七《字母篇》、八《等韵篇》,子目凡四十章。《元音篇》论自然之音与摹仿之音,涉及字源学的某些问题;《变音篇》论音随时地而产生变化;《古音篇》论古音断代、双声叠韵、群经音注凡例、《说文》音读、古韵分部、古声分类及阴阳对转诸问题;《广韵篇》详细讨论《广韵》系韵书的源流及诸韵书之间分韵异同,介绍了《广韵》声韵分类;《反切篇》论列反切之由来、体例和拼切方法;后三篇分别介绍四声、字母与等韵。其于古韵分部,征引诸家之说而折衷于章氏。考唐人诗歌用韵,起贞观迄大历,谓其时诗人用韵冬东钟同用、冬钟江同用、东冬钟江杂用、支脂微咍同用、鱼虞模同用、佳皆灰咍同用、齐皆咍杂用、真谆臻殷同用、文殷同用、元魂痕谆同用、寒桓仙同用、先仙元同用、宵豪同用、庚耕清青同用,认为晚唐用韵不与《广韵》“同用”“独用”之注同,乃知敬宗所定,大抵仍依齐梁成式。此说不仅发前人所未发,且对其后人们通过分析时人用韵,以研究韵书韵图和语音史,是有很大影响的。马氏对西人中国古音学研究之批评,态度过于偏激,殊不足取。是书1930年商务印书馆初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颐庵文选

    二卷。明胡俨(1361-1443)撰。胡俨,字若思,江西南昌人。洪武二十年(1387)以举人授华亭(今上海松江)教谕。建文初,迁桐城知县。永乐初,擢翰林院检讨,与解缙等同直内阁,迁国子祭酒。兼翰林侍讲

  • 春秋世论

    五卷。清王夫之(详见《周易稗疏》)撰。该书对春秋时期合离之势、盛衰之迹进行评论,总结历史经验,往往有感而发。作者自序称该书“本王道之通塞,堙邪说之利害,旁引兵略,画地形,订国是”,实际上是借春秋史事,

  • 绥万邦,屡丰年。天命匪解,桓桓武王。保有厥土,于以四方,克定厥家。於昭于天,皇以閒之。

  • 说文经字正谊

    四卷。清郭庆藩撰。参见《说文经字考辨证》。是书为增补陈寿祺《说文经字考》阙略而作。郭氏自序云:“钱氏《潜研堂说文答问》就许书考证诸经异文,凡三百余字,信足羽翼群经,俾益后学,余服膺有年,犹思补其未备。

  • 孝经郑注疏

    二卷。清皮锡瑞(1850-1908)撰。皮锡瑞字吉人,一字麓云,号鹿门,人称师伏先生,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。著述颇丰,有《经学通论》五卷、《孝经郑注义疏》二卷、《春秋讲义》二卷、《今文尚书考证》三十卷

  • 伤寒治例

    一卷。明刘纯(详见《杂病治例》)撰。此书撰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。刘氏依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之理,补入后世方药治法撰写而成。书中体例与杂病治例相同,不标六经,不分表里,但以现证从发热起至循衣摸床止

  • 求仁录

    十卷。明潘平格(生卒年不详)撰。潘平格字用徵,慈溪(今浙江宁波西北)人。其学以求仁为宗,自言直接孟子,不入程朱陆王窠臼。此书共分为七目,一曰《学脉》、二曰《格致》、三曰《性理》、四曰《孝悌》、五曰《读

  • 泊宅编

    十卷。宋方勺(详见《青溪寇轨》)撰。泊宅在浙江乌程,相传为唐朝诗人张志和泊舟泛宅之地,谓之泊宅村。方勺曾在江南为官,寓居乌程泊宅村,自号泊宅村翁,该书就是此时所作,因以名书。此书记载北宋末迄南宋初朝野

  • 鲁文恪存集

    十卷。明鲁铎(1461-1527)撰。鲁铎,字振之,号莲北,景陵(今湖北景陵县)人。明弘治十五年(1502年)进士第一,官编修,历南京国子监祭酒。著有《鲁文恪存集》。是编为铎子鲁彭嘉所编,凡十卷。前四

  • 书经精义汇钞

    六卷。清陆锡璞撰。陆锡璞为广东龙川人,生卒年不详。卷首有陆锡璞的自序,接着是总论。其所辑录多从钦定的本子中录出,先是《书集传》,其次是《尚书集说》。其所诠释《集传》者,标有“释传”二字,附于《集传》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