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

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

四卷(民国十七年拓本)。马衡(1881-1955)编次。马衡,字叔平,浙江鄞县人,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导师,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等职。著有《中国金石学概要》、《凡将斋金石丛稿》等。关于此书,最初是大兴孙壮倡议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石,并与马衡相商。于是以两家所藏为主,再加上吴兴徐鸿宝、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、满川吴宝炜、胶州柯昌泗以及其他数家所藏残石,请金溪周康元传拓三十份,以广其传。分类编次则马衡所为。共得二百一十四石,一千零九十八字。从数量上看,虽仅及宋人所得的一半,但其范围之广则远非宋人所能及。计汉石经有《周易》、《鲁诗》、《仪礼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公羊》、《论语》及《后记》共七种;魏石经则有《尚书》之《尧典》、《皋陶谟》、《高宗肜日》、《微子》、《金滕》、《梓材》、《多士》、《无逸》、《君奭》、《多方》、《立政》、《顾命》诸残石。《春秋经》则有《庄公》、《僖公》、《文公》、《宣公》、《成公》、《襄公》、《昭公》、《定公》、《哀公》诸残石。还有包括汉魏两石经在内的一百几十个单文只字。此书颇有价值。如《春秋·襄公十一年》经“莒子”,石经作“筥子”,《公羊传·僖公十年》“又将图寡人之为尔君者”,石经作“又将寡人之图为尔君者”。魏石经《尚书·君奭》“有殷嗣天灭威”,古文“嗣”作“”,与宋人所得者相合。又如《尚书·多方》“王至於宗周”,今本“至”上无“王”字。这些都是校经的重要参考材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孝经纬

    ① 不分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孝经》)编辑。据《隋志》,纬书类有《孝经钩命决》、《孝经援神契》、《孝经内事》三种,复引七录有《孝经杂纬》、《元命包》、《古秘援》等十二种。黄氏辑本以《孝经钩命决》、《孝经援

  • 国朝画征录

    三卷。清张庚(生平见《通鉴纲目释地纠缠》)撰。此书成于雍正十三年(1735),自序于乾隆四年(1739)。此书载清初至乾隆初画家四百六十余人,叙述他们的经历、特长、流派、师承和画论等。但终作书时与所记

  • 称谓考辨

    一卷。清周象明撰。周象明(1634-1691)字韦庵,号悬著,太仓(今属江苏)人。康熙十一年(1672)举人,不仕,授徒以终。尚著《七经同异考》、《性理发微》、《事迹考辨》。是编辑录称谓之辞,一一考证

  • 千山诗集

    二十卷。明释函可(1610-1695)撰著。函可禅师,字祖心,号剩人,俗名韩宗。广东博罗人。明末诸生,明礼部尚书韩日缵长子,弱冠名闻海内,29岁出家为僧,35岁到南京请藏经,逢清兵渡江,弘光朝灭亡,函

  • 歧疑韵辨

    五卷。清杜蕙撰。蕙字树亩,江西南丰人。杜氏认为岐韵之字,初学之士往往迷离莫辨,遂摘取兼韵之字,一为之注释。其编次本部平通平则合详两平之义;平通仄则合详平仄互见之义;平仄数韵互见则详合数韵异同之义。训释

  • 文敏遗集

    三卷。明李国(约1628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国,字元治、号绩溪,河北高阳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四十一年(1613)进士。官至中极殿大学士。事迹附见《明史》李标传。其著有《国遗文》,明时佚于兵祸中。此集为清

  • 楚范

    六卷。明张之象(1496-1577)撰。张之象字元超,号同鹿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嘉靖中,官浙江按察司知事。有《太史史例》、《楚骚绮语》、《彤管新编》、《唐雅》、《唐诗类苑》、《古诗类苑》等书。本书共

  • 离骚中正

    (无卷数)。清林仲懿(生卒年不详)撰。林仲懿,字山甫,栖霞(今山东栖霞)人。康熙五十年(1711)举人,官至铜陵知县。卷首有《读离骚管见》数则。本书评屈原作品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标准,称屈原作品以执中为宗

  • 春秋左传意解

    十卷。首一卷。清陆树芝撰。树芝,岭南信宜(今属广东省)人。该书是作者研究《左传》之作,对《左传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,涉及到文字训诂、人名、地名、典章制度等考释。该书有清乾隆五十三年(1788)

  • 周易通

    十卷。清浦龙渊撰。浦龙渊字潜夫,吴县人。曾为洪承畴幕僚,由于洪承畴的推荐而官至城步县知县。自认为“六爻之义本一理,四圣之旨本一贯”,由于说易者都以自己的意见解易,才导致卦辞不通于象辞,下卦之辞有的不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