陋轩诗
四卷。清吴嘉纪(1618-1684)撰。吴嘉纪,字宾贤,号野人。泰州(今江苏泰州)人。少时家贫而多病,勤学苦读,但因遇明末战乱而弃学业。入清后,不言仕进,隐居家乡,自题其居室为“陋轩”,著有《陋轩诗》。吴嘉纪诗集单有刊本,但已散佚。是集为其友人方干云重新搜集刊刻。凡四卷。其诗多受王士祯的推崇。往往独具匠心,其诗风遒劲,因嘉纪生于明季,遭逢战乱,颠沛流离,诗中多怨咽之言。然亦能感人。是书最早有康熙初周亮工刻本。近有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《吴嘉纪诗笺校》本。
四卷。清吴嘉纪(1618-1684)撰。吴嘉纪,字宾贤,号野人。泰州(今江苏泰州)人。少时家贫而多病,勤学苦读,但因遇明末战乱而弃学业。入清后,不言仕进,隐居家乡,自题其居室为“陋轩”,著有《陋轩诗》。吴嘉纪诗集单有刊本,但已散佚。是集为其友人方干云重新搜集刊刻。凡四卷。其诗多受王士祯的推崇。往往独具匠心,其诗风遒劲,因嘉纪生于明季,遭逢战乱,颠沛流离,诗中多怨咽之言。然亦能感人。是书最早有康熙初周亮工刻本。近有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《吴嘉纪诗笺校》本。
一卷。附宋本古文孝经一卷。旧本题汉孔安国传,日本信阳太宰纯注音。孔安国,字子国,西汉著名经学家。受《诗》于申公,受《尚书》于伏生。汉武帝时,鲁恭王坏孔子宅,于壁中得《古文尚书》、《礼》、《论语》及《孝
见《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》。
二十四卷。明唐汝谔撰。唐汝谔字士雅,上海松江人。天启中以贡生官常熟县教谕。著有《诗经微言合参》。是书因其兄唐汝询有《唐诗解》,故此以古诗配之。其注释体例略同。《唐诗解》以五七言分古今体。此则分为古歌谣
十卷。清王士祯(详见《古权录》)撰。此集周惠栋作注。共十卷,所录皆诗。王士祯晚年仿黄庭坚《精华录》之例,自定其诗为此本。周惠栋的祖父周惕是士祯门人,所以惠栋仿任渊史季温之例,为王士祯集作注。集中引证浩
三卷。清徐维则撰。徐维则,生平不详。此目成于1899年,蔡元培作序,分类体系基本仿照梁启超的《西学书目表》,计分史志、政治法律、学校、交涉、兵制、农政、矿务、工艺、商务、船政、格致总、算学、重学、军学
《比雅》亦名《转注考》,详见《比雅》。
不分卷。清卢文弨撰。卢文弨(1717-1795),字召弓,号矶渔,亦号抱经,又号檠斋(一作檠斋),晚号弓父,人称抱经先生。先籍浙江余姚,后迁居杭州。性喜藏书,精于校刊。此编凡经八种、史十四种、子十二种
十三卷。清黄元御(详见《周易悬象》)撰。黄氏认为《素问》八十一篇,自秦汉以后始著竹帛,传写数易,错误屡出,故加以参互校正,著为此书。如“本病论”、“刺法论”、“刺志论”旧本皆谓已佚,然黄氏考证认为“本
一卷。三国魏桓范(?-249)撰,清马国翰辑。桓范,字元则,沛国人。正始年间官拜大司农,后被司马懿杀死。《隋志》法家有《政要论》十二卷,《旧唐志》作《代要论》十卷。在一些著作中引用《世要论》文字时,又
一卷。晋范宁撰,清马国翰辑。该书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二卷,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及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不著录,久已亡佚。不知蒲叔元为何人,据辑本文义推断,当是与范宁同时的治《穀梁传》的学者,蒲叔元对《穀梁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