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镜花缘

镜花缘

清李汝珍(1763-1830)撰。李汝珍字松石,直隶大兴(今北京大兴县)人。他读书不喜欢作八股文,因此未得过什么功名。一生多在江苏海州生活。他博学多才,当时就颇有诗名,尤精于音韵学研究。刊行的著作,除《镜花缘》外,还有《李氏音鉴》五卷,《字母五声图》一卷,《受子谱》等。《镜花缘》为长篇小说,共一百回。内容是写唐朝武则天当政之后,诏令百花齐放,众花神不敢违抗,结果被上天贬谪人间,变成一百位才女的事迹。全书可分前五十回和后五十回两部分。前五十回写唐敖、林之洋和多九公到海外经商游览,游历三十多个国家所见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景象。后五十回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,录取了一百名才女,设“红文宴”,众女在宴会上表演书、画、琴、棋、医、卜、星相、音韵、算法等才艺的事迹。前一部分写唐敖随妻弟林之洋游历海外的见闻是全书的精彩部分。通过对这些国家风土人情的叙述,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政治、社会文化的思想。如在“女人国”中,“男子反穿衣裙,作为妇人,以治内事;女子反穿靴帽,作为男人,以治外事。”主张男女平等,反对男尊女卑。作者笔下的一百个女子都是有胆识、有才干,武艺超群的巾帼英雄,对于她们的热情歌颂,是对女子长期被压迫的历史的批判,是对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的封建伦理的否定,表现了极鲜明的民主思想。小说对现实的批判,以辛辣的笔调,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,如“白民国”装腔作态的老学究的不学无术,“淑士国”人个个儒巾素服,满口“之乎者也”的迂腐,“无肠国”富翁用粪当饭供应奴仆的刻薄,“两面国”人的势利,“结胸国”人的好吃懒做,“豕喙国”人的扯谎,“犬封国”人的长着狗头,“长臂国”人的贪吝自私,“黑齿国”考场的营私舞弊等描写,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形象的封建社会丑恶的风俗画,有力地抨击和讽剌了当时社会科举以八股取士,假斯文的酸腐气,迷信风水、属相以及富人的贪婪吝啬和奢侈浪费等弊端。《镜花缘》的想象力很丰富,作品出现的几十个类乎神话的国家,其材料皆来源于《山海经》,但它的内容经过作者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,运用奇异的幻想和大胆的夸张进行创作,因而形成了它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。但《镜花缘》还有不少落后思想,如宣传节孝观念和因果报应,并通过“镜花缘”来说明人生的虚幻,戏诫人们逃避现实等等。结构上也显松驰,故事与故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,没有注重刻划人物性格,众才女的个性不够鲜明。书的后半部有二十多回是写琴棋书画、医卜韵算和灯迷酒令等“各种百戏之类”,大量的专门知识的议论,炫耀才学,破坏了情节的连贯性,冲淡了小说的意味。所以鲁迅批评他:“于小说又复论学说艺,数典谈经,连篇累版而不能自己,则博识多通又害之。”(《中国小说史略》)这个看法是中肯的。《镜花缘》的版本,大体上分歧较少,最重要的版本为“原刊初印本”(北京大学图书馆藏)。今本有1955年作家出版社张友鹤校注本和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校注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类书纂要

    三十三卷。清周鲁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鲁字南林,无锡人。此书为抄录类书而成。其内容全不注明出处。有的舛误相因,并无新意。

  • 经解指要

    二十卷。清陶大眉(生卒年不详)撰。大眉字有苏,号又坡,湖北广济(今广济县)人,陶起庠之父。涵濡经籍,规模先儒,以明经官安州教谕。训迪后学,必先行后文。曾构筑讲堂以教诸生,题楹联:“方寸不能除隐疚,案头

  • 双流县志

    四卷,清汪士侃等纂修。江士侃,长汀人,进士,曾任双流县知县。《双流县志》光绪三年(1877)刻本。此志既无叙例,分类亦无伦次。首载彭琬一序,其纸色与全书有异,实自别部补入者。尚有民国二十六年(1937

  • 续增刑部律例馆说帖揭要

    十七卷。清胡调元撰。胡调元,福建长汀县人。嘉庆举人。任安徽沪州知府、颖州知府。是书前有作者自叙编书原委,其卷一为名例,卷二为婚姻、卷三为仓库、卷四为课程、卷五为钱价、卷六为祭祀,卷七为盗贼,卷八为人命

  • 光禄寺则例

    一百零四卷。清松峻等奉敕修。松峻,曾任盛京刑部侍郎、工部右侍郎、泰宁镇总兵等职。是书即其任职工部并且管理光禄寺事务之时所编。书分祀礼、庆筵、宴飨、供应、制造、支用、移取、官制、职掌、库贮、岁赋、丧仪等

  • 安天论

    一卷。晋虞喜(281-356)撰,清马国翰辑。喜字仲宁,余姚(今浙江绍兴)人,少立操行,博学好古。永嘉、太宁、咸康中,累徵不起。永和初有司议祧庙不能决,朝廷遣就喜询访。喜专心经传,兼览谶纬,著《安天论

  • 春秋纂

    不分卷。明朱之俊(详见《周易纂》)撰。该书阐释《春秋》,大抵随文生义,缺乏依据,牵强附会,多主观臆说。有清顺治时活字印本。

  • 纵钓居文集

    八卷。清应是(约1684年前后在世)撰。应是,字敬非,号敬斋。江西宜黄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八年(公元1669)举人,绝意仕进,专心文业,雍正初年举贤良方正,以老病为借口辞而不赴。著有《读孝经》。本集

  • 愿学堂集

    二十卷。清周灿(约1673前后在世)撰。周灿,字维林,号星公,陕西临潼人,生卒年不详。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,官至南康府知府。著有《愿学堂集》。是集为周灿诗文集。凡二十卷,文十八卷、诗二卷,并附《

  • 白沙遗言纂要

    十卷。明张诩(1455-1514)编。诩字廷实,南海(今广东省佛山市)人。成化进士,官至南京通政司左参议。诩尝受业于陈献章,《明史·儒林传》将其载于陈献章传末。此书采献章《白沙文集》中语,仿《南轩传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