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释名疏证补

释名疏证补

八卷。清王先谦撰。王先谦(1842-1917)字益吾,晚年号葵园老人,学者称葵园先生,湖南长沙人。同治四年(1865年)进士,选庶吉士,散馆授编修,官至江苏学政。任满引疾归,后历主南菁、思贤、岳麓、城南诸书院。清亡后,改名遁,隐居乡间。于学无所不究。校刻《清经解续编》。著《荀子集解》二十卷、《庄子集解》八卷、《汉书补注》一百卷、《后汉书集解》一百二十卷等十多种。《释名疏证补》为王氏精心校辑之作。书据毕氏原本,参酌吴刊顾校本,及成蓉镜之《补证》、吴翊寅之《校议》、孙诒让之《札迻》,并采摭同时学人如王启源、叶德炯、孙楷、皮锡瑞、苏德舆,及先谦弟先慎各家校语,萃为一编。书成,复得胡玉缙、许克勤两家校语,为芟去重复,别为《疏证补附》一卷列后。书刊于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,刊本附《续释名》、《释名补遗》共一卷、《疏证补附》一卷。王氏《释名疏证补序》曰:“文字之兴,声先而义后,动植之物,字多纯声,此名无可释者也。外是则孳乳繁赜,旨趣迁贸,学者缘声求义,辄举声近之字为释,取其明白易通而声义皆定,流、求,珥、贰,例启于周公;乾、健,坤、顺,说畅于孔子;仁者人也,谊者宜也,偏旁依声以起训;刑者侀也,侀者成也,展转积声以求通,此声教之大凡也。”王氏谓文字有两类,一类为名无可释者,一类为孳乳繁赜,可举声近之字为释者,此说较刘熙笼统地认为“名之于实,各有义类”之说进步多矣。能够探讨语源,与被释词声近义通者,必须是被释词之同源词,因为同源词在原始时本只一个词,后来才孳乳分化而为不同的词。所以语词文字有两类,可用声近义通为释的,只是其中之一。王氏理论见解高出前人甚多。《释名疏证补》为集成之作,诸家之说毕见,学者可参酌比较,故于研究《释名》十分方便。王氏荟萃众说之外,亦往往参以己意,其中有驳正成国之误者,如《释饮食》“脯”字条,王氏认为“脯脯无义”,斥成国以“脯”释“脯”为牵强之说。有驳正众说之误者,如《释天》“乾”字条,毕曰:“玄者以色名之也。”王氏曰:“玄取远义。”有校正今本之误者,如《释山》“山旁陇间曰涌。”王氏曰:“涌当为甬。”有列举书证者,如《释形体》“身,伸也”条,王氏举《周礼》注、《荀子》注、《说文》等为证。有诠释其义者,如《释形体》:“吻,免也。”王氏曰:“《文选·文赋》注引《苍颉篇》:吻,唇两边也。《说文》:吻从勿声。凡从勿从免之字,音近义通,故《礼·礼器》、《祭义》注云:勿勿犹勉勉也。成国以免训吻,亦取声近字。”总之,《释名疏证补》虽非尽善,但内容十分丰富,确为《释名》勘校最精、疏证最为丰赡翔实之注本。书末所附《释名疏证补附》一卷,为元和胡玉缙、海宁许克勤二家校语。所附《续释名》、《释名补遗》,为增补《释名》之作。《释名疏证补》有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长沙思贤书局刻本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据是本影印,流布较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明退朝录

    三卷。北宋宋敏求(1019-1079)撰。宋敏求字次道,赵州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。宝元二年(1039)召试学士院,赐进士及第。历任馆阁校勘、史馆修撰官、龙图阁直学士等。熙宁元年(1068)以知制诰贬知

  • 淮南子补校

    一卷。清刘台拱(生卒年不详)撰。拱字端临,江苏宝应(今属江苏扬州)人。曾著《仪礼传注》一卷、《荀子补注》一卷、《方言补校》、《论语骈校》一卷,已著录。《淮南子补校》是台拱据卢文绍、庄逵吉二人校正后又重

  • 春秋或辩

    一笔。清许之獬撰。之獬字直庵,号莲峰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拔贡生,官贵州余庆县学教谕。《春秋或辩》一卷,主要辨证《春秋》所用的历法。作者认为,夏以建寅之月为岁首,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,周以建子之月为岁

  • 群书拾唾

    十二卷。明张九韶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九韶生平亦不详,著有《元史节要》。本书仿王应麟《小学绀珠》的体例。以数记事。分十二门,共一千一百二十五条。便于检阅。有李登序,谓其超出乎《类聚》、《通考》等书,则过

  • 明宣宗诗文

    一卷。明朱瞻基(1398-1435)撰。瞻基,字不详,为明仁宗朱高炽之长子。仁宗卒,遂即帝位。在位十年,政治修明,天下安定。瞻基颇善作散曲。有《御制乐府》一卷,《官箴》(已著录)等。是书存记一篇,赋一

  • 裴启语林

    见《语林》。

  • 闺秀集初编

    五卷。清季娴(生卒年事迹均不详)撰。季娴,兴化(今江苏淮扬)人,嫁与李氏。编有《闺秀集初编》。是集为明妇女诗歌总集。凡五卷。选录了明代妇女的诗歌,编为四卷,又附词一卷。诗均为近体。是集称“初编”本有续

  • 师友谈记

    也称《济南先生师友谈记》,一卷。北宋李廌撰。李廌生平事迹详见《德隅斋画品》。平生与苏轼、范祖禹、黄庭坚、秦观、晁说之、张耒等人交往甚密,因将其所谈随笔记录,以成此书,故曰《师友谈记》。所记师友皆为当时

  • 兴华新义

    一卷。美国林乐知撰,中国蔡尔康笔述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春,林乐知以中国元气未复,虎视者流复环集其旁,观衅而动,时事之危甚于洪水将至,自称拟对症下药以兴华,特撰此书,定书名为《兴华新义》。全书分意

  • 禹贡三江九江辨

    一种。清黎庶昌(1837-1897年)撰。黎庶昌字莼斋,贵州遵义人,廪贡生,曾任驻英、法、德、日四国参赞,官至川东兵备道。黎庶昌为“曾门四弟子”之一,著有《拙尊园丛稿》,编《续古文辞类纂》,又辑刻现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