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遗山诗集

遗山诗集

二十卷。金元好问(1190-1257)撰。元好问,字裕之,号遗山山人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其先出于北魏拓跋氏。北魏亡后,其一支落藉河南,后迁山西。定兴五年(1221)进士及第,但未赴选。金哀宗正大元年(1224)中博学鸿词科,授儒林郎,权国史院编修,后为尚书省掾左司都事。元好问著述等身。有《南冠录》、《壬辰杂编》、《中州集》、《遗山集》等。此集共二十卷。所收之诗系毛晋从元好问全集中摘出,刊于《元人十种诗》中。其诗继承了建安、李、杜、白居易以来的优秀传统,并形成自己的风格。《瓯北诗话》评其诗称古体“专拟单行,绝无偶句,构思精渺,十步九折,愈折而意愈深,味愈隽,虽苏、陆亦不可及也”,七律“则更沉挚悲凉,自成声调”,往往有唐律之遗响。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更称其诗已有“无我之境”。均说明了元好问诗艺术成就和价值。此集被收入《元人十种诗》,有明崇祯十一年(1638)毛氏汲古阁刊本,民国十五年(1926)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御选唐宋诗醇

    四十七卷 清爱新觉罗·弘历(清高宗)(1736-1795)选编。选入唐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韩愈,宋苏轼、陆游六家诗共二千五百余首。其中,李白三百六十余首,杜甫六百五十余首,自居易三百九十余首,韩愈一百

  • 有怀堂诗文稿

    二十八卷。清韩菼(1637-1704)撰。韩菼,字元少,号慕庐,江苏长洲(今南京)人。康熙十二年(1673)进士第一,由修撰官至礼部尚书。为官持论公允,不以利害、福祸左右其作为;天性恬旷,雅爱山水,暇

  • 雨中花

    岭南作故国当年得意,射麋上苑,走马长楸。对葱葱佳气,赤县神州。好景何曾虚过,胜友得处相留。向伊川雪夜,洛浦花朝,占断狂游。 胡尘卷地,南走炎荒,曳裾强学应刘。空漫说、螭蟠龙卧,谁取封侯。塞雁年年北去,

  • 枣林杂俎

    明清之际谈迁(1593-1657)撰。谈迁原名以训,字观若;明亡后改名迁,字孺木,浙江海宁县枣林人。明天启元年(1621)撰著《国榷》,清顺治二年(1645)续订崇祯、弘光两朝史事。顺治十年北上居京,

  • 妙华仙馆诗

    二卷。清乔载徭(约1808年前后在世)撰。乔载繇字止巢,宝应(今江苏扬州)人,家藏词书甚多,天资聪颖,好学深思。与同乡吴曰鼎、方文炳共同研究诗学,苦读不辍。著有《妙华仙馆诗》、《学读斋诗》、《裁云馆词

  • 彭城集

    四十卷。宋刘攽(1023-1089)撰。刘攽,字贡父,号公非,临江新喻(今江西新余县)人,刘敞之弟。庆历六年(1047)与兄同登进士第,为州县官二十年,迁国子监直讲。熙宁中,判尚书考功、同知太常礼院。

  • 御制佩文斋咏物诗选

    四百八十六卷。清张玉书(1642-1711)等奉诏编纂。张玉书字素存,号京红。丹徒(今江苏镇江市)人,工古文辞,以深奥典雅著称。顺治进士。历任刑、礼、户诸部尚书,授文华殿大学士。曾为“平定朔漠方略”总

  • 诗说考略

    十三卷。清成僎撰。僎字左泉,江苏崇明(今上海市崇明县)人。此书以为孔子不曾删诗,分辨顾炎武“诗有入乐与不入乐之分”,宋程大昌《诗论》之失及王柏《诗疑》之错乱,皆有可取之处。论及朱熹《诗集传》时认为:学

  • 西巡类稿

    八卷。明吴廷举(?-约1526)撰。吴廷举,字献臣,号东湖,梧州(今广西梧州市)人。明成化二十三年(1487)进士,授顺德知县。正德中历官广东副使,擢右副都御史、南京工部尚书。致仕后,首创东湖书院,家

  • 雷波厅志

    三十六卷首一卷,清秦云龙修,万科进纂。秦云龙,曾任雷波厅厅丞。万科进,雷波厅人,举人。雷波厅有志始于嘉庆十七年(1812)厅丞福隆,纂辑者为训导鲜于。兹编则为续嘉庆志而作。《雷波厅志》光绪十九年(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