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通城县志

通城县志

①九卷,清盛治纂修,丁克扬增修。丁克扬,字琴溪,浙江萧山人,进士,官通城知县。县志自宋熙宁升镇为县后,邑人何隆于明弘治六年(1493)创修,万历二十六年(1598)邑人舒大猷续修,崇祯九年(1636)县令赵三台补修,顺治九年(1652)县令盛治重修县志序。至康熙十一年(1672),丁克扬莅任,奉檄修辑县志,以佐省志采辑之用。通城值兵燹之后,四境初平,人文凋谢,户口衰零,百废待举,旧志散佚殆尽,难于搜集。丁克扬求得旧志数本,籍为底稿,采诸家乘俾史以广见闻,访断碣残碑以征事实,历数月仓促成书。顺治九年(1652)初刻,康熙十一年增刻。此志体例未能尽合,如缺学校志,其子目也有可议者,如善政志,附申详清文、惠民不费、条编输纳、空总便民、革富民马、均平粮差、剔收除弊、定法催正、革除陋规等类,所列各目,殊不雅驯,至舆图、田赋、艺文、杂志,则抄录旧志,无所损益。② 二十四卷,首一卷,补遗一卷。清郑菼修,杜煦明、胡洪鼎等纂。郑菼,字慕韩,河南罗山县人,进士,官通城知县。县志自康熙十一年丁克扬修后,道光二十三年(1843)重修,脱稿未付梓,嗣因乱事频兴,屡经兵燹。同治四年(1865),郑嗣奉饬令各州郡县编订志书,延邑人杜煦明、胡洪鼎,教谕钟寿朋,训导卢殿才等分任纂修,并取道光县志参酌损益,书成于同治六年(1867)。分疆域、山川、沿革、建置、学校、礼制、载秩、选举、人物、艺文、庙宇、古迹、茔墓、祥异、兵事、杂记、补遗。分目一百三十。此志山水形势,始终不改,风土物产,今昔不殊,均遵旧志,按序详载。建置沿革,改号易属,断自何代,官署市镇,修于何时,据实考核,依次编入。学校,道光以前规模宏备,兵燹后概遭倾毁,备录以待兴复。礼制,于现行典礼详细毕登。选举,姓氏科目依旧载明,补辑遗漏。人物,分列忠义节烈,采访无遗。艺文,旧志搜罗遗滥,此志则大加删削。兵事,见闻所得依类补编。杂记,事宜记载,无类可归,别为一编附后。补遗,得之甚迟,不容见弃,汇集分列以免遗失。此志选取甚宏,编次也颇有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隋书

    八十五卷,魏征等撰。魏征(580-643),字玄成,巨鹿下曲阳(今河北藁城、晋县一带)人,唐初名相、著名历史学家。隋末,武阳郡丞元宝藏响应李密起兵,召魏征为典书记。魏征归李密,仍掌文翰。李密兵败,魏征

  • 周易考占

    一卷。清金榜撰。榜字蕊中,又字辅之,安徽歙县人,乾隆三十七年(1772)一甲一名进士,官翰林院修撰。作者以为周官占人之法不著于经,而载于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者仅有六爻不变、六爻尽变、一爻变、五爻变,四者

  • 柳村诗集

    十二卷。清董讷(约1682年前后在世)撰。董讷,字兹重,号默庵,平原(今山东宁阳)人,生卒年不详。康熙六年(1667)进士,授编修,累官左都御史,后总督两江,改督漕运。漕政肃清,政绩卓著。著有《督漕疏

  • 卫辉府志

    五十三卷,首一卷,末一卷,清德昌修,徐郎斋纂。德昌,满洲正白旗人,由内阁中书乾隆四十八年(1783)来任知府。徐郎斋,举人,其余情况不详。《卫辉府志》自从康熙三十四年续修后,百余年未续修。疆域扩大,统

  • 历代寿考名臣录

    不分卷。清洪梧编辑。该书录西周至明代七十岁以上且官至卿位以上之臣。由于采录仅依据正史,故不无遗漏,而名臣中亦有碌碌无为者。书中有洪梧序,作于嘉庆二十一年(1816年)。现有文学山房活字印本。

  • 续名贤小记

    一卷。清徐晟(生卒年不详)撰。晟字桢起,一字损之,别署秦台樵史、活埋庵主人,徐树丕子。该书为续文震孟姑苏《名贤小纪》而作。起隆庆万历至崇祯为一卷,自甲申死事诸贤迄于明遗隐逸为一卷。今此本二十五篇,附见

  • 经苑二十五种

    二百五十卷。清钱仪吉(1783-1850)编。钱仪吉字霭人,一作蔼人,初名逵吉,号衎石,又号心壶、新梧,浙江嘉兴人。嘉庆十三年(1808年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、授户部主事、累迁给事中。后因事罢官,主

  •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

    中华书局1956年将《古书疑义举例》、《古书疑义举例补》、《古书疑义举例续补》、《古书疑义举例校录》、《古书疑义举例增补》五书汇为一编,名《古书疑义举例五种》。《古书疑义举例》七卷,清俞樾撰。俞氏生平

  • 不系舟渔集

    十五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元陈高(1314-1366)撰。字子上,号不系舟渔者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至正十四年(1354)进士。授庆元路录事。不久即弃官去。往来于闽、浙间。二十七年(1367)浮海过山

  • 松陵集

    十卷。唐皮日休(约834-约883)、陆龟蒙(?-约881)等唱和之诗。皮日休字逸少,后改袭美,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。早年住鹿门山,自号鹿门子、间气布衣等。咸通进士,曾任太常博士。后参加黄巢起义军,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