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经

读经

①一卷。清方苞(详见《周官集注》)撰。本书崇宋而抑汉,奉程朱以压郑玄。只有读古文《尚书》,不以朱熹所疑为是。苞根据《史记·儒林传》,“安国以今文读之,及安国自序考定文义,定其可知者”等话语,认为本文缺漫,及字体为伏生之书所不具备的,不得不稍加增损,以补足其言辞,畅达其意旨,这样就增多二十五篇,所以容易通晓。书中论“三礼”等篇,对不合己意的,强作刘歆窜入,甚至对见于《书》、《序》、《荀子》、《史记》,明显有证的,也概以为刘歆所窜入。有《方望溪先生经说四种》本。②三卷。清姚培谦(1639-1780)撰。培谦字平山,原名培本,后更名培谦,江苏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诸生,好交游,其文采名满江左。雍正中保举人材,以居丧不仕。除本书外,还著有《春秋左传杜注补辑》三十卷、《文心雕龙笺注》、《李义山诗笺注》、《唐宋八家诗》、《乐善堂赋注》、《经史臆见》、《类腋》五十卷、《朱子年谱》、《松桂读书堂集》等。本书为培谦的随笔札记,虽然缺乏心得,但引证异同,能加以选择。如读《尚书》,认为古文不伪,如果出自后人,那么必定模仿《盘诰》,诘屈聱牙,使读者望而兴叹,古文虽然文从字顺,但《伊训》、《说命》等篇,却是后人所无法伪造。所驳郝敬“人心道心”几条,都颇有见地。读《春秋》则认为僖公十四年写季姬与鄫子在防相遇,僖公十五年又写季姬嫁给鄫子,一定是错简。《左传》“以两之一卒适吴,舍偏两之一焉”,培谦驳论杜注的谬误,认为古人一车叫做“一两”,如《诗》“百两御之”、《孟子》“革车三百两”,即为明证,而楚广之制,本用一卒,因此说“以两之一卒”,其所说“舍偏两之一”,乃是车的半边为“偏”,偏五十人,今留五十人。读《孟子》根据《竹书》梁惠王、襄王在位年数订正《史记》之误。又认为齐伐燕有两件事,一件是《梁惠王篇》所载称的齐宣王,是宣王时的事,一件是《公孙丑篇》所载沈同问燕可伐否,是湣王时事。如此之类,均见其折衷之善。可惜全书大多拾人牙慧,而且时有疏谬。有乾隆刊本。③八卷。清戴大昌(生卒年不详)撰。大昌字斗源(一作斗垣),号泰之,安徽婺源(今属江西省)人。乾隆丙午(1786年)举人,大挑三等,历任舒城、怀远、宣城教谕。长于考据,最有理致。与凌廷堪友善,所著书屡引其说。年七十四卒。除本书外,尚著有《世宝录》、《醒心录》、《蓄德录》、《四书问答》等。本书通说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三礼》、《春秋》,而不涉及历象、水道、祀享、田制、服物等类,以别于所著《四书问答》。全书为说颇多独到见解,也不拘泥于汉宋。只是说三江,力主《书》疏所引三江分于彭蠡,为三孔东入海,而以《初学记》所引“左合汉为北江,汇彭泽为南江,岷江居其中为中江”,是别无明文足据。不知两书语似相左,而义实相成,不可拘泥。说《小星》,断定为征夫早行自咏之作,且援引《容斋随笔》为证,似乎尚未考之《韩诗遗说》,韩认为是劳使臣,章俊卿、程大昌都从此说,白帖引“肃肃宵征,夙夜在公”,归入奉使类,那么唐宋时韩诗尚存。说《秦风·无衣》,认为不是为秦君而作,王指平王。说《正月》诗,认为此篇及“数月之交”数篇,都是平王时诗。诗中“国既卒斩,褒姒灭之,周室既灭,邦国殄瘁”,都是感叹已然之词,“迁于王都”,“予未有室家”,正指东都。如此之类,都极惬当。有嘉庆十五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雪斋诗集

    三卷。明虞谦(1366-1427)撰。虞谦,字伯益,金坛(今江苏南京)人。洪武二十八年(1395)由太学生擢刑部郎,出知杭州府。永乐十六年(1418),命督漕运,后召为大理少卿,进都察院左副都御史。仁

  • 月湖剩稿

    一卷。清王梁(约1729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梁字不详,震泽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,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。有《读画录》(已著录)。是集为其文集,仅收文二十四篇。其中又多小品,有明季山人之遗风。收入《四库全书总

  •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

    一卷。清莫友芝(1811-1871)撰。友芝字子偲,号郘亭,晚号眲叟,贵州独山人。道光辛卯(1831年)举人,曾客曾国藩幕。通小学,精版本目录之学,为晚清宋诗派作家。著作尚有《韵学源流》、《郘亭诗钞》

  • 读画录

    四卷。清周亮工撰。其生平履历详见《闽小纪》。周亮工喜读书、善属文、精鉴赏、嗜书画,家有“赖古堂”,收藏唐宋诸书画家手迹;工于古文诗词,宗仰杜甫,且擅长八分、隶等书体,包世臣曾称赞其草书可达“能品下”;

  • 季汉书

    五十六卷。明谢陛撰。谢陛,字少连,歙县人。此书主要记述了汉末、蜀国、吴国、魏国及晋初的历史。分本纪、内传、外传、载纪、杂传、表等,另书前有正论五条,答问二十二条,凡例四十四条,表述全书的宗旨。但在编写

  • 王氏经说

    六卷。清王绍兰(详见《周人经说》)撰。本书卷一为《周礼》,卷二为《礼记》,卷三,卷四、卷五为《左传》,卷六为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。其考订经义,颇多可取之处。如“共簠簋”一条,认为《毛传》据内因此簋圆簠方

  • 尚书刘氏义疏

    一卷。隋刘焯(544-608年)撰,清马国翰辑。刘焯字士元,信都昌亭(今属河北省)人,隋代经学家、天文学家。刘焯是刘献之的三传弟子,传其毛诗学;又受《礼》与熊安生。与刘炫齐名,时称“二刘”。隋文帝时,

  • 玉笑零音

    一卷。明田艺蘅(详见《留青日札》条)撰。名言类书,皆采取新奇故事,纬以俪语。共一百二十八条。有些条目尚颇具道理,有的甚至揭露一些社会不合理的现象,从中多少可以窥见一些社会的黑暗状况。如“耕,男之职也。

  • 易学赘言

    二卷。清谢珍撰。谢珍字宝斋又字瑞周。江苏武进人。此书纯以宋人义理易说为宗。于其述说之后则采先儒旧说,但不注明出处。如“乾起坎而终于离,坤起离而终于坎,离坎者阴阳之府,故曰大明终此”。这原是荀爽《释乾彖

  • 经图汇考

    三卷。清毛应观撰。应观字盥三,山西夏县人。此书前有祁寯藻序,以及应观的自序,后有王瑬的跋。全书原十卷,印出来的只有三卷。卷一是《天文祛异》,卷二是《地理征今》,卷三是《井田计亩》。《地理征今》又分前后